主题词:煤化工

煤化工成煤炭产业投资新贵

2014-07-25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以电力、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产品需求减弱,而煤炭表现尤为明显,价格不断走低,多次刷新7年来最低价格。

  金银岛财经消息 自2012年以来,中国煤炭行情始终处于低位。尤其是进入2014年后,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以电力、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产品需求减弱,而煤炭表现尤为明显,价格不断走低,多次刷新7年来最低价格。

  煤炭价格跌跌不休,而且深不见底拖累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整个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份对36家大型煤炭企业实地调研的情况显示,有20家企业亏损,9家处于盈亏平衡边缘。

  另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18家煤炭公司,除兖州煤业和四川圣达净利实现增长外,煤企预计中期业绩下滑的占到八成以上。神火股份、平庄能源、美锦能源及兰花科创四家煤企出现首亏,其中神火股份预计亏损3.4——3.7亿元,平庄能源预计亏损3600——700万元。

  面对行业窘境,既有主动逃离,准备“断臂求生”一卖了之者;也有逆势投资扩大规模、甚者是初涉煤炭行业提前布局者。

  弱市抄底是产业发展中的惯例,虽然蕴藏着巨大风险,但也存在行业鼎盛时期没有的巨大机遇。而在国家能源体制改革即将到来的当下,民间资本在被迫退出煤炭行业之后,大举折返煤炭产业来势汹汹。

  民间资本弱市借机抄底 民进国退渐成投资风向

  虽然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在2012年终结,但仍吸引企业逆势投资,甚至是初次进入煤炭领域的淘金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煤炭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明显,完成投资308亿元,同比增长22.4%。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让人意外的“增长”或源于民间资本在弱市之下的借机抄底。

  2011年前后,中国煤价达到最高点,在高价煤的刺激下,大量资本涌入煤炭行业,煤矿价格也同样高挂。此后煤炭价格不断降低,从800元/吨下降到600元/吨、500元/吨,直至更低,金银岛分析师戴兵表示,不断走低的煤价带动煤矿价格大幅走低,此时拿矿是个不错的时机,成本与高煤价时拿矿不可同日而语。

  金银岛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陆续有上市公司投资煤炭行业。2012年6月, 新湖中宝收购了贵州省纳雍县沙子岭煤矿探矿权和旧院煤矿的探矿权,交易资金总额为6.4亿元;2012年11月,天伦置业过收购介入贵州煤炭资源整合;2013年2月成城股份公告重组方案称,拟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45亿元,收购贵州盛鑫矿业100%股权;2014年,工业缝纫机行业的“带头大哥”中捷股份开启了向能源领域转型之路,拟使用12.15亿元自有资金收购贵州拓实能源有限公司旗下的五座煤矿。

  资金雄厚的企业,抄底煤矿或许看中的是中国煤炭长期需求。研究表明,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可能在2020年出现,消费峰值为42亿吨。煤炭消费峰值与当前煤炭产能之间的空间,为投资煤矿留下想象空间。而除了对煤矿的巨额直接投资,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也在投资布局,改善自身的经营结构。

  除去直接投资,民间资本参股国有企业也是重要投资方向,尤其是煤炭相关产品的下游企业。煤化工领域进行多年投资的华电集团,率先在煤化工领域引入民资,7月11日与天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龙集团)、陕西益泰能源投资有限任公司签订了华电榆林百万吨煤基芳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华电集团有煤、有电,这是上游的优势,天龙集团有下游的优势。合作让双方各自分担一部分风险,直接从原料煤一直延伸到化纤产品,把整个产业链联结起来。”参与该项目的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在煤炭行业推广民间资本参股国有企业的改革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动风险。知名煤炭专家李朝林说,原来的煤炭行业就是混合制,国家强行收归国有,千方百计打压民企,现在民企大都死掉了,再回来搞民企参股国企,可能很多民企老板不信国家是真心做,因为之前太让他们寒心了。

  金银岛分析师表示,加快发展民营和国有融合的经济,关键在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把蛋糕做大,共同分享收益。解除民资顾虑,才能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煤化工成煤炭产业投资新贵 央企退出放大投资风险

  煤化工是煤炭产业链拉伸延长的重要产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发展现代煤化工是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的重要方向。

  近一年来,煤化工项目审批悄然提速。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石油企业各路人马早就开始布局跑马圈地,中电投、中海油、中石化、中煤集团等公司累计20个现代煤化工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正所谓今日的投资结构就是明日的产业结构,在环保对煤炭清洁化越来越高的要求下,煤化工产业的投资热也就不言而喻了。

  就像之前所有经受投资热的产业一样,煤化工行业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首先是国家的煤化工政策一直不明朗,2012年,由能源局牵头编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虽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时至今日仍没有下文。煤化工未来的产量,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这就出现了未来投资煤炭的风险,戴兵表示,这意味着投资前景不确定。

  据金银岛了解,之前许多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进入煤化工领域都是为了低价获取煤炭资源,根据当时的规定,获取相对低廉和短缺的煤炭资源,这些企业必须按所取煤炭资源的一定比例就地转化发展煤化工,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被化工”的问题。而在煤炭行情转为弱市后,这些企业“拿煤”的热情已经衰退,甩掉亏损的煤化工项目也成了当前的一种潮流。

  7月8日,大唐发电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煤化工及相关项目重组框架协议》,拟就公司煤化工板块及相关项目进行重组;中海油下属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其持有的山东薛焦化工有限公司6.27%股权,挂牌价仅为1元;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已将旗下的6家煤化工项目全部出售或转让。

  金银岛分析师表示,在一些大型央企陆续退出煤化工业务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供需风险及经营风险都被放大,当然,这种央企的退出也为民资进入煤化工领域提供了机会,风险与机会并存正是当下煤化工领域投资的基本写照。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