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能源控制

雾灾倒逼“能源控制”新政提速

2013-03-01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2月1日,北京大风劲吹,温度直线下降的同时,雾霾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此之前的整个1月份,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从华北经中原和华东,直至云贵高原。

  2月1日,北京大风劲吹,温度直线下降的同时,雾霾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此之前的整个1月份,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从华北经中原和华东,直至云贵高原。

  谁是恶劣天气的罪魁祸首?雾灾面前真的只能束手无策吗?面对众多质疑,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1月31日坦承,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

  获悉,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博弈,在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之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已经原则获得国务院的同意,该方案有望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出台。

  “要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我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并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量化目标。即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重大。言及雾霭天气时,温家宝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为此,还调低“十二五”期间以及将来的经济增速目标。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为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敲响了警钟。”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建议,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承受程度出发,分地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

  主动控制能源消费

  雾霾天气频发,倒逼控制能源消费新政提速。

  据了解,这项方案主要由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牵头制定,并负责落实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

  “这项预期目标,在征求意见稿时被压缩了。”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此前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4万亿千瓦时。

  事实上,面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中国正在主动作出自我约束。

  中国能源研究会去年发布《201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称,根据中美各自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一直没有超过美国,仍居第二。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6.2亿吨标煤,是2002年以来第二个增速较低的年份。

  最近级级升高的雾霭天气,预警着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

  持续的雾霾已发出严厉的警示。最近决策层也意识到,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这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福音。据悉,糟糕的空气质量,一度令中国绿色能源类股票价格飞扬,更多的闲散资金纷纷投入环保行业。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

  好消息不止这些。低碳、高效、清洁是世界能源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能源的战略布局。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此前还从全国能源工作会上获悉,2013年我国在推进煤炭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优化发展煤电的同时,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雾霭的出现更是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林伯强说。

  考问地方发展模式

  “地方试图增加更多能源消耗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有望得到改观。”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近期的一个论坛上表示,控制能源消费正在倒逼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注意到,上述会议要求,分解落实机制,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地。“把‘十二五’规划中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省,然后由各省逐级再分配给其下属市县。”林伯强称,能源消费总量直接影响的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空间。

  事实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话题,早在2010年10月就已经进入国家决策层的考虑之中。林伯强表示:“这项工作正在加大推动的力度”。

  长期致力于能源工作的张国宝曾撰文称,能源消耗总量分解到各个省之后,地方政府的预期之间差距很大。据悉,这项政策源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发点是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减轻气候变化的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周天勇表示,变被动为主动,在能源消费领域形成倒逼机制,这是能源总量控制政策设计者的初衷。能源问题专家韩晓平称,严格限定各个地方政府的能源消费总量,依此逼迫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底下发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我国初步提出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初定41亿吨标准煤左右,社会用电总量控制在6.4万亿千瓦时。

  “从中长期来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可以形成倒逼机制,可以促进企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韩晓平认为,能源消费总量设红线是好事。

  可以肯定的是,从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十八大报告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决心正不断加大。

  “这主要受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能源消费也因此增速趋缓。”林伯强说,目前国内的经济正在企稳,现在出台能源消费的政策正当时。

  林伯强认为,眼下,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会加快,国家确定的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恐难实现,因此应在节能上多下工夫。

  最新的消息称,地方的表现已见成效。目前,北京、上海、河南、浙江等省市编制印发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并将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各地市。比如到2015年,河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9000万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长6.2%。

  能源改革下一步

  现实的问题仍然很多。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1月12日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情况说。

  “地方通过更多能源消耗拉动GDP将不现实”。林伯强认为,能源总量控制要求各个省份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数量,而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忧还会讨价还价。

  据了解,此项能源改革牵涉面广泛,操作极其复杂,最担心的是如何落实。,专家诘问的问题很多,比如能源分解方案下发到各地后,如何考评?由谁考评?对于超过总量指标的地方政府如何制约等等。

  问题也是一大堆。当前,“能源和民生密切相关,涉及利益群体复杂,改革的推进必然存在较大难度。”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高世宪表示。

  与中国许多领域的经济发展相类似,绿色能源产业的增长也未摆脱争议。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引来环保主义者的怀疑。世界观察研究所表示,中国东北地区有近一半风力涡轮机没有接入电网,都是“幽灵项目”。

  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70%仍来自于煤炭,中国对于廉价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对此,加拿大可持续发展产业专家亚瑟汉森称,中国可能还需要17年时间才能控制污染问题的发展。

  此外,雾霾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中国能源的根本:煤和石油。中国的能源供应七成来自煤,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75%、85%。

  找到了根源,蓝天就不远了。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