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炭 出口

邱林:煤炭过剩论只是为放量出口释放烟雾

2008-05-31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一份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2008年煤炭市场形势分析》中指出,粗略测算,今年将有2.4亿吨煤炭产能投产,到今年年底煤炭产能将达到29.8亿吨,已经超过了28.7亿吨的有效需求。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到2007年初,2006年投产煤矿应形成产能27亿吨左右, 但是当时仅形成产量25亿吨左右。分析预计,2008年煤炭需求量增幅将回落到5%至8%之间,需求量约为27.4亿吨到28.2亿吨之间,因此国内煤炭产能已经过剩。

  上述数字给人们的印象是,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煤炭过剩现象,产大于销问题十分突出。有关机构预测,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今年国内火力发电增幅将回落到12%左右,生铁产量将回落到9%左右,水泥产量回落到11%左右,这些主要耗煤产业增幅回落,会带来煤炭消费的整体回落。实际上,近一个时期以来,像这种我国煤炭供大于求的信息和煤炭过剩的论调越来越多,这实有些让人费思量和不解。

  可既然我们已经看到和预见到了煤炭将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为什么就不能实施严格的限产、定产呢?为什么非要眼睁睁的看着一些地方或企业加大投资,扩大煤炭产能呢?为何非要看到他们千方百计地谋求煤炭放量出口的企图如愿以偿呢?剖析这一个个疑点,我们就会发现,“产能过剩论”只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些地方或企业不顾全局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积极为煤炭放量出口而释放的烟雾而已。

  放眼国际煤炭市场,由于各国煤炭需求的增长,近来国际煤价涨幅一浪高过一浪,正像石油一样走入一个价格的加速上升期。据环球煤炭公司的NEWC煤炭价格指数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煤炭基准价格——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价大幅上升,创纪录地达到112美元/吨,而在3月底,这一数据还只是99.85美元/吨。作为欧洲基准的鹿特丹现货煤价跃升至130美元/吨,而一年前的价格只有68.6美元/吨。澳大利亚BJ煤炭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1.55美元/吨。

  分析人士指出,在油价上涨到130美元/桶的“抢油”时代,国际煤炭市场也可能迎来“抢煤”时代。如果仅用标准煤热量为基础衡量,1吨煤约合半吨油的热量,用目前130美元/桶的油价,1吨合7桶油计算,1吨煤的价值应该在455美元/吨。相比国内目前才600元人民币/吨的煤价,国际煤价已经显著高出国内煤价。国际煤价的持续攀升,国内企业不可能无动于衷。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企业实施的煤炭出口配额以及国家限制煤炭出口政策措施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今年,政府有关部门给煤炭企业下达的出口配额虽然比2007年减少1700万吨,但今年出口5300万吨也是很大的出口量,将远高于我国的煤炭进口量。然而,有家大型煤炭企业的老总不久前表示,我们不可能停止煤炭出口,由于国内煤炭企业与国际客户签的都是长期供煤协议,在保障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加大出口量。这说明,即便在国家有出口配额管制的前提条件下,国内企业的煤炭出口冲动也相当大。未来不排除在国际煤价进入另一波加速上升期之后,国内煤炭市场会出现突然出口放量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国内市场煤价受其影响加速上升,将不令人意外。

  其实,像煤炭这样的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因而也不可能出现过剩的,也根本就不存在过剩说,只不过是一些地方或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不顾的想把“乌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窃”为己有而已。也正因有了所谓的煤炭过剩之“忧”,才有了要求国家放宽出口限制,增加煤炭出口配额,解决国内与国外煤炭价格倒挂的问题,进而使得国家的某些宏观调控、限制煤炭出口政策演绎为“空中楼阁”。

  现在看来,国际煤价还远未到顶。如果国际油价在通胀压力下持续走高,未来国际煤价不断创新高也将成为必然。然而,煤炭出口是调节国内市场煤炭供求关系的手段之一,政府应采取措施,严格按出口配额管理煤炭出口放行,反之,则亦然。毕竟,在没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以前,煤炭实际上也是一种战略资源,现行的煤炭外贸政策,必须考虑到未来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接续、能源战略问题。我们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影响了未来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未来国家的能源安全。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