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带领山西煤炭发展趋向可持续性
今春开学,刚由同煤集团移交大同市政府管理的70所中小学校再也不用为生存问题担忧了,而大同市也能乐享其成,因为过渡期内及其后的办学经费,以及破产矿中小学的经费,均由省财政从新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全额负担。
其实,细心的山西人早已发现,这几年,涉及煤炭产业的新政策、新提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和百姓的诉求息息相关。
随着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措施的逐项落实,一场涉及中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企业转产和地区转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山西全面推开。截至目前,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
四项新政勒住“疯狂”的煤业
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然而,煤炭资源长期过度无序开采,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产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和谐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
2006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这一“煤炭新政”主要包含四项经济政策: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有偿出让煤炭资源矿业权、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提取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其中,建立并用好可持续发展基金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从2007年3月1日起,山西对煤炭开采企业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根据基金使用分配方案,50%的基金将用于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治理煤炭开采所造成的水系破坏、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及土地破坏和沉陷引起的地质灾害等;30%的基金用于资源型城市、产煤地区转型和重点接替产业发展支持,主要包括支持资源型城市和产煤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特色农业发展等;20%的基金用于解决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支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棚户区改造以及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问题。
《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特别规定,基金使用需经人大批准,使用全程需接受财政、审计等多重监督。
山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7年底,全省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03.1亿元,安排支出40.13亿元,全部严格按规定用于上述三大领域。用于煤炭企业转产、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的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政策也得到财政部批准,连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政策于2007年10月同步实施。产业和区域经济转型机制等外部环境也将改善,煤炭工业的社会包袱将大大减轻。矿山及周边生态环境已开始“边采边治边恢复”,构筑起“事前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置”的三大生态环境保护防线。山西有信心用10年时间使全省矿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山西在全国率先推行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改革更是硕果累累。矿业权有偿取得和货币化之后,资源有了市场价格,成为一种资本纽带,加快了煤炭企业的重组、兼并和资本运作进程。同时,全省共征收煤炭资源价款200多亿元,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煤炭生产企业的内外环境得以迅速优化。
“三大战役”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西省致力于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综合高效发展和谐文明发展的道路,实现由资源能源大省、煤炭生产大省向资源、能源强省的转变,努力把山西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
为此,山西省提出了资源资产化管理、企业股份制改造、区域集团化发展的煤炭工业发展思路,从2005年9月开始,在煤炭行业发起关闭非法煤矿、改造小煤矿、促进大集团发展的三大战役,为深化煤炭工业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产业集中度提高。通过2005年、2006年两年的实施,矿井的个数比过去减少了1/3,地方小煤矿的单井规模在原来单井规模平均7万吨的基础上,现在平均基本上达到20万吨的产能。同煤、焦煤等六大煤矿集团产量已经占到全省的50%以上。
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001年,全省百万吨死亡率是1.85,2006年降到了0.85,2004—2006年连续三年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
资源利用率和煤炭附加值大幅提高。2006年,山西省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了50%左右。煤炭生产洁净化进程加快,煤炭洗选比重上升。到2006年末,全省煤炭洗选率达到58%,比2002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后,大集团主导行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行业门槛变高。煤炭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实行规模和人才“双卡”。“放下锄头当矿工”“文盲矿长”的煤矿用人现象,逐渐得到改善。
……
“三大战役”战鼓未息,山西又开始谋划向三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集约发展,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总体素质。山西将在“十一五”期间打造两个年产亿吨级的煤炭集团和若干5000万吨以上特大煤企,国有重点煤矿要控制七成以上产能。煤矿总数在“十一五”期间压到2500座。
内涵发展,控制产能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省委、省政府决定,山西“十一五”期间煤炭年产量实行零增长,控制在7亿吨左右。将通过大煤矿兼并小煤矿进行产能置换,提高煤炭企业生产能力;通过技术的创新,开采方式的改革,提高煤炭的回采率,争取回采率提高到60%。
综合高效发展,建设综合能源基地。“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煤炭加工转化,积极发展综合能源产品,形成一次、二次能源并举,煤电气油各类能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 ·2016-2020年山西省煤化工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煤层气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焦化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煤制油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贵州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内蒙古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