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山西小煤窑安全中的“黑洞”

山西小煤窑安全中的“黑洞”

2007-10-26 中国能源投资网
 

    猛火烧不尽的生存能力

    既然开小煤窑如此有利可图,依照中国人赶浪头和一窝蜂的喜好,千方百计想办矿、要靠办矿发财的人就如过江之鲫。从企业、事业单位到政府机关,从工人、农民到干部,从承包、集资、合股到个体办矿,人员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造就了一大批公开的、隐藏的和大大小小的煤窑主。

    针对众多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国家早在1998年底就采取了关井压产的重大措施,规定了没有合法开采手续,达不到基本生产安全条件,达不到规定办矿基本要求的小煤窑,一律关闭停产,能够保留生产的小窑,产量也被严格限制。

    关井压产的力度很大,声势也很大,不少小煤窑确实被关闭了,但有些小煤窑却难关得很,即使今日关了,不几日又会重新开张,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有一次在乡宁县丽水园饭店,记者有幸和这位能人——赵矿长一起吃饭。酒过三旬,赵矿长豪气十足:“为啥我能在夹缝中生存,是因为我已经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我现在是为大家挣钱,我车的后箱里放着500万元现金,这些钱都是大家的,‘大家’懂不懂?我能用钱摆平所有的事儿!”这也许是赵矿长的酒话,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对有政府官员在为他说话作主。

    小煤窑主办矿的技术并不高,但很少有小窑打下去的井会见不到煤,特别是在国有大煤矿的周围或矿区井田范围打的井,不但能立即见煤,而且能见到最好最易开采的煤。这并不是小窑主们本领大,而是另有高人。这些高人便是“内线”——一些国有煤矿中的技术人员,没有这些“专家们”的指导,小煤窑主从哪里得来这些技术秘密?小窑主称为“点窑”。当然,“专家们”的服务不会是无偿的,窑也不是白“点”的。而小窑主们的代价,不过是一次性付出数目并不算巨大的费用,或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股份”。小窑主们的账算得很精,这点代价同自己投资进行勘探相比,简直不过是“毛毛雨”。何况,在大矿的井田范围内,花再多的钱,也是不允许勘探的呀。这就是小煤窑主们和管理部门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了。

    有一个小煤窑主说过,大矿的人心更黑。这个窑主花30万元,从别人手里买了一个窑。这个窑原来的几位主人,基本都是我省某矿务局一个大矿的,有负责机电的,有负责生产的,有负责工农关系的,还有一位副矿长在后面撑腰。开窑时,有的提供图纸、技术,有的负责供电,有的利用职权弄些材料、设备等。他们原来想悄悄干,不料矿务局换了领导班子,有人打小报告,他们不得不易手。

    换了新矿主,就显出这帮人的坏了。以前他们开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但新窑主接手后不久,在一次小煤窑整顿中,他们就在该矿务局《关于请求依法关闭严重危害矿务局安全生产的私开小煤窑的报告》里,把这个小煤窑列入急需关闭的私开小煤窑之列,说这个小煤窑“蚕食保障安全的煤柱”,可能“导致透水”、“威胁大矿安全”等。新窑主愤愤不平地说,他们开的时候,啥事都没有,我们一接手就出了这么多事,还不是因为我们把价格压得低了点吗?
开窑功夫在“窑外”

    开小煤窑发了财和正想千方百计发财的人们,都深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即挖煤功夫在“煤外”,开窑功夫在“窑外”。

    如果没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没有和一些官员们的特殊关系,没有可靠的销售关系,一个小煤窑要想正正规规办下去,按自己的意愿发财,是很难想像的,关系的纽带当然靠金钱,但官员和窑主们都非常忌讳行贿和受贿这样的字眼,金钱会以各种方式和官员们发生关系,由此而产生的腐败就很自然了。

    请吃喝,只是小儿科,能凑上个说话的场合罢了。直接金钱开道,对档次较低又贪得无厌的小人物还可一试,对那些拿了怕烫手,“想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的人就不大容易了。这时,名为送给公家而实际让个人受用的物品就可粉墨登场了,比如说高级轿车,说“送”也不大雅,时髦的名字叫“赞助”、“借用”,这样送的和用的皆心照不宣,心安理得。更长远的,就是送“股份”的合作经营了。当然,这股份是“干”的。绝对用不着真的掏腰包,经营也不用你参与,分红有你的份就是了。有了这样的关系,才算真正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无证的可以变成有证的,非法的可以变成合法的,低价的可卖出高价,该交的税收、费用可以少交或干脆不交。

    小煤窑主想赚钱,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必须要找到可靠的销售渠道,只要煤能卖出去,铁定获利。煤紧张的时候,他们自然不发愁,要命的是煤炭市场疲软的时候,谁手里掌握着可靠的用户,谁的腰就粗、气就壮。

    有一位小煤窑主,与邻近的一个国家煤矿的矿务局,同时给一家电厂供煤,他的煤并不比矿务局的煤质量好,价格也并不便宜,但什么时候送去什么时候接,送去多少接多少,而最够意思的是能够及时结算,及时回款。而仅后者这一项,就让矿务局的销售人员焦头烂额跑断了腿却无效果,他们的职工已经几个月发不了工资了,而电厂欠他们上千万元的煤款却不予偿付。后来他们才搞清楚,小煤窑主强大的“公关攻势”里一项重要内容,是“借给”电厂原料供应部门一辆崭新的“奥迪”汽车,车的所有权是小窑主的,使用权却是电厂供应部门或部门领导的。这样,既不犯错误,又沟通了感情,只凭“口头革命”的矿务局哪里是对手。而小窑主一点吃亏感没有,他的账算得精,煤的价格、数量之类的好处不说,只按时结算这一项,他的这辆车就花得不冤枉,每次几百万元的煤款,电厂要稍微拖你几个月再付,利息损失就不少,资金周转的损失更是不少,这只是直接损失而已,间接损失就无法计算了。

    地方保护的“大伞”

    小煤窑昌盛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靠资源型而发展经济的地区,小煤窑主在富了自己的同时,也确实给当地的产值、税收、就业、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因此,小煤窑是当地的财源和摇钱树,小窑主也大多被作为致富能人而大受政府部门的青睐,特别是产值和人均收入,更是考察政绩必不可少的项目,更有赖于小煤窑的创收。至于国家利益,毕竟不如他们自己的利益来得直接。因而,在一些地方来说,与其说是对小煤窑的保护,倒不如说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只要能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和利益,在他们来说,不管是什么企业、何种行业,都要自觉不自觉地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比如严重影响环保的小造纸、小炼焦、小炼油及小化工企业等。而聪明的小煤窑主们,恰恰利用了地方官员的这种心态,一遇有对小煤窑不利的举动,就千方百计地向地方政府的个别人靠拢,以期获得他们的保护。一些人为了向上级交差,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应付应付了事。

    长治市的一位小煤窑主深有体会:“关闭小煤窑,有人比我更着急!”他说,这几年整顿小煤窑像搞运动似的,不知搞了多少回,每次上边来检查前,他们都事先打招呼,图个甚?图我们的钱。说真的,我们小煤窑如果真有一天被关闭,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把“摇钱树”连根拔掉了,那谁愿意呀!我们这儿的矿产资源局,编制只有六七个人,而现在实际有70多号人,还要养活矿山巡逻队几十个人,钱从哪里来,还不都靠我们养活。

    有一个县的煤炭管理局,竟有300多名工作人员,光现职的副局长就有11人,还不算享受局级待遇的5人。局里共有五六个科,这些局长们还轮不上一个人管一个科。该局一位副局长说,别看我们局里有300来号人,但你要上午来找人,还不一定找得到。干啥去了,都到矿上收费去了,检查去了。过去去矿上收费检查,也就是人家管顿饭就行。现在进步了,小煤窑主不管饭了,给饭钱,让大家自己吃,这样大家都实惠。局里人得到饭钱,几个人一分,各回各家吃吧,既舒服又落了钱。因此,现在局里的人们都下去早了,一上班就走,既显得工作积极,又能落下实惠,谁也不傻,都抢着下去。小煤窑要是都关闭了,我们局300来口人吃什么?谁给出这个钱?谁管喝酒抽烟?谁的腰包能鼓起?

    上面让关小煤窑,我们也跟着喊,不然没法交差。依我说,小煤窑不能关,开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好处。我们局里有实权的头头们,哪个不是几个窑的后台,就是县里的领导也不例外。你去小煤窑看一看,哪个窑主比较横,肯定后台比较硬。因此说,别看上面喊得紧,这小煤窑什么时候也真关不了。

    有了钱会干什么

    小煤窑主们发了财,有了钱,总会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得意。但更多时候,他们又觉得很自卑,很空虚。因为他们知道纵然自己有钱,但社会地位却很低。在人们眼里,他们只是暴富一族,并非靠真本事赚钱,而是靠投机取胜,所以再有钱,也觉得人们从心眼里看不起他们。

    也正是因为自卑,所以小煤窑主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和时机来显示自己,照他们的行话,有钱就“买房购车换老婆”。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最欢迎的外地人就是山西人和温州人。温州人精于算计,但舍得投资;而山西人的出手阔绰和豪迈气势更令人咋舌。

    山西的小煤窑主在北京购房者,已成为一个群体。北京东三环国贸中心附近的CBD商务中心区,是北京最为国际化的区域,一个个漂亮的建筑群,银色的玻璃幕墙建筑,时尚的设计,亲和力显著的街区,人气极旺的社区商业环境,彰显出这里极为时尚的都市氛围。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许多山西小煤窑主就是这些集高档住宅、办公、娱乐为一体的小区的业主。

    记者曾问过一位在此购房的小煤窑主的感受。他是晋城人,每套200余万元的房子,他一口气买了5套,还有一套价值460万元的门面商场。他自豪地说:“山西人以前是穷棒子,我们现在有钱了,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我这些房地产都算是给儿女投资了,大城市比山沟里繁华方便,最主要的也图孩子受教育方便。我本身没什么文化,现在只盼着孩子们能有些出息。”他有一儿一女,都在北京上贵族学校,他19岁的儿子上学开的是奥迪A6。

    2004年北京车展上,有两辆标价800多万元人民币的跑车格外引人注目。车展结束后,有一辆就被山西小煤窑主收入囊中,成为私家玩物。开小煤窑者现在几乎都有一种斗富心态,你要开宝马,我就要奔驰,你有一辆我就会买两辆。曾有一位中央媒体记者在山西采访时感叹:看到山沟里时不时闪出的奔驰、宝马高级轿车,甚至还有林宝坚尼跑车,真令人难以想象这是身在山西!要知道山西的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可是比较靠后的啊!陪同采访的我们无言以对。

    我们所了解的小煤窑黑幕,只是沧海一粟,也许有更深的内幕是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我们只是披露这种社会现象,以期引发人们更多深深的思考……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