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天然气

中俄天然气“拉锯战”

2014-04-22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俄方的报价是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我方的报价是每单位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是目前中俄天然气谈判唯一的分歧。”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俄方的报价是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我方的报价是每单位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是目前中俄天然气谈判唯一的分歧。”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眼下,这个价格分歧有望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即将访华出现转机。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在前不久结束中国之行时表示,两国天然气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双方希望在今年5月俄总统普京访华前结束这项工作。这将是双方10年谈判“拉锯战”的关键时点。

  乌克兰局势动荡加速了俄罗斯天然气向东谋求出口,这也为LNG的价格走势增添了变数。

  中俄价格底线渐接近

  “中俄天然气谈判就如两个合不来的家长在商量彩礼。”有媒体这样描述中俄天然气“拉锯战”。然而,这个春天里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危机以及欧盟一步步地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却意外增大了。

  此前,由于俄罗斯始终坚持与出口欧洲天然气的价格进行对标,并要求按照传统定价机制,采用与石油及石油产品价格挂钩的方式及长期“照付不议”合同方式,这一计算模式也成为阻碍双方价格谈判中互不妥协的关键一环。

  据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庞昌伟介绍,目前对于中俄天然气谈判,中国可接受的心理价格是9美元/百万英热,这个价格接近于中国从缅甸和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的价格。

  对于中方可接受的最高价格,普氏能源做过测算:目前上海市普通居民的天然气零售价格上调至近15美元/百万英热,如果从中国东北向上海输送天然气的成本为4美元,那么中国已经准备好接受11美元的到岸价格。这个价格显然已经很接近俄方的报价。

  而对于俄方来说,12美元/百万英热也并非价格底线。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亨德森在今年1月份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欧洲客户的供应价格已降至11美元/百万英热,希望通过价格折扣应对挪威等国的竞争。由此可见,双方在可接受的价格底线其实是不谋而合。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时,中俄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中,明确指出了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天然气确定长期合同期限为30年,自2018年开始供气,年供气量为380亿立方米。此后,经过协商可增加至600亿立方米,这一数量也相当于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俄欧“暗战”中国得利

  由于手中握有资源,此前中俄天然气谈判的主动方一直是俄罗斯。不过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目前谈判形势已经发生了扭转。

  “中国开始掌握主动权,取得转机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在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之路已经走到头了。”

  2013年俄罗斯天然气向欧洲出口达到16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这一规模也占到同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2060亿立方米的80%。

  “如不尽早敲定新卖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林伯强说。

  实际上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暗战”由来已久。现在乌克兰之所以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遍布乌克兰境内,将俄罗斯将源源不断的天然气输往欧洲的输气管道。

  2013年,欧洲共消费天然气约5343亿立方米,其中约30%进口自俄罗斯,且大部分经由乌克兰管道输送。

  2009年欧盟通过了第三轮改革方案,其“第三轮能源一揽子计划”旨在剥离天然气生产权和运输管道所有权,以防止垄断。欧盟委员会提出,像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那样既拥有天然气生产权又控制输气管道企业的存在,抑制了市场多元化。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明确表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或将制定全新的能源政策。这意味着欧盟一些国家高度依赖从俄罗斯进口原料,包括天然气和石油的局面将被打破。

  而反观中国,林伯强认为,通过前两年的“两广”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去年7月份的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以及近两年将大力铺开的阶梯气价改革,中国已逐步开始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传导机制,这为进口企业的谈判增加了砝码。

  “同时,由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和澳大利亚近年来在天然气出口上的布局,我们的选择变多了,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笔者。

  在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美国“中国战略有限公司”总裁路易斯·施瓦茨明确表示,将来美国将建立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可用于向欧洲的出口。如果美国能向欧洲出口大量天然气,欧洲国家就能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其重要的退路。

  “考虑到中俄合作是长期的战略,仅这个合同就长达三十年,这涉及两国深远利益的合作,所以虽然目前俄罗斯比较被动,但中方‘趁火打劫’过低压价不太可能,最终将达成一个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庞昌伟告诉笔者。

  放开LNG搅局亚太市场

  事实上,俄罗斯向东寻求能源出口的布局早在去年已经开始。2013年12月1日,放开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权的法律生效。据此,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获得了LNG的出口权,打破了此前从2006年起,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对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局面。

  “这个举动为中国提供了机会。”庞昌伟解释,2009年,诺瓦泰克公司接手了亚马尔LNG项目及其天然气来源——1.3万亿立方米储量的南坦别伊气田,并在第二年引入了法国道达尔作为合作伙伴。由于没有出口权,诺瓦泰克只能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LNG出口代理协议,但代理协议无法使诺瓦泰克获得银行贷款融资。在获得LNG出口权后,诺瓦泰克将能够加快亚马尔LNG项目建设,而中国获得该项目LNG也有了保障——中石油持有该项目20%的股份,并准备每年进口至少300万吨。

  “当然,LNG在国内应用毕竟有限,主要集中在沿海几个省份,大部分地区还是在使用管道天然气,所以管道天然气依然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目标。但此举显示了俄罗斯开始下决心进军亚太市场。”庞昌伟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达到了31.6%。而进口最多的国家包括卡塔尔、印尼等国。2013年中,这些国家纷纷谋求涨价,其中中海油莆田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进口印尼LNG价格甚至上涨70%。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天然气的加入势必增加中国议价力。

  “未来国际LNG市场现货规模日趋增长的。但是目前,我国的LNG进口依然由国家石油公司垄断。涉足的民企很少,市场活跃度并不高。”分析师王晓坤告诉笔者。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