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阶梯 电价 争议

争议阶梯电价

2012-06-06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作为基础商品,电价上涨致用电费用增加事关千家万户。

  作为基础商品,电价上涨致用电费用增加事关千家万户。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2012年6月1日起,我国全面启动居民阶梯电价。为此,各地阶梯电价听证会密集召开。围绕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各方展开了一场博弈。消费者除了表达对电费支出增加的敏感和首档用电量标准过低之外,矛头直接对准了电力企业,认为电力企业才是阶梯电价的受益者,居民阶梯电价改革通过变相涨价,目的是补贴电力企业。阶梯电价成为发电企业哭穷、电网企业增收的手段。

  在广东省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上,有代表指出:"广东电网员工月平均工资为7418元,而今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980元。你们一边享受着垄断带来的高利润高福利,拿着比全省高两倍的工资,一边说电价太低增加发电企业的负担,这是不公平的。"

  对此,专家认为,"补贴电企"一说有偏颇。只要统筹得当,阶梯电价是个多赢的举措。

  电企:躺着中枪

  阶梯电价的主要推动者国家发改委强调,推进居民阶梯电价的目的在于节能减排、交叉补贴、环境保护和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主导者和受益者并非电企,但由于阶梯电价出台前夕电价涨声一片,电企成了挨骂的对象。

  有人认为,根据历年电力消费统计,居民用电仅占社会用电量10%左右,如此比例实在难以承担"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补偿环境成本"的大任。

  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指出:"阶梯电价‘补贴电企’一说显然是片面的。阶梯电价机制在欧美大多数国家已实施,对于促进电力价格合理化以及节约用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首档电价基本上能覆盖80%的电力用户,这意味着80%的居民用电电费不会发生变化。受阶梯电价影响最大的是20%的用电大户,而这部分用户基本上属于收入水平最高的群体,电价上涨对其生活影响并不显着。而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来看,多用多付出的价格机制显然比用多用少都一样的价格机制更加合理。目前的阶梯电价改革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有三:一是波及13亿国人的日常开支,因此产生的影响较大,更易引起争论。二是在对垄断国企存在强烈不满情绪的背景下,电价的微弱变化或电费支出增加都会引起巨大的民意反弹。三是可能由于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成本不透明的缘故,调价的合理性受到质疑,给了‘补贴说’以可乘之机,造成阶梯电价的本意被扭曲。"

  "多用电多出钱,这很公平","80%的居民不受影响","阶梯电价对发电企业影响不大","电网企业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将油水全留在内部,只进不出",获悉的主流声音。其中有支持,也有辟谣。

  不过,客观而言,此次阶梯电价方案中部分档位电价上调确实增加了电网企业收入。但这一增收部分并不全留在电网企业,主要用于补偿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支出、智能电表改造支出和电网企业购电成本上升。业内人士表示,阶梯电价实施后多收的电费还要用于免费电量的资金补贴。电网企业能否受益取决于新增电费能否超过免费电量的资金补贴。

  必须注意到,补贴说干扰了普通公众的判断。问题的实质不是普通公众补贴电力企业,有可能是穷人补贴富人。业内人士表示,居民电价不分阶梯"是肯定不行的",电价普遍上涨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公众。为保民生,在这几年电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居民电价一直没有涨。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即收益高、用电多的群体,与收益较低、用电少的群体使用的是同种标准的电价,这就变相地让穷人补贴富人。

  任浩宁表示,其实,国家推行阶梯电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价格调整形成用电越多、电费越贵的机制,有利于鼓励居民节约用电,客观上体现了资源的稀缺状况。同时,用电量较多的用户缴纳电费更多,通过补偿机制能够弥补发电带来的环境成本。综合来说,仅仅通过对居民用电实施阶梯电价改革,不可能全部补偿发电带来的环境成本,但是阶梯电价确实能部分发挥这样的作用。

  优化:有望多赢

  对阶梯电价,不应简单看成是提价的序幕而加以抵制,而应该通过统筹兼顾、优化调整成为中国电价改革多赢之始。

  据悉,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众多国家在阶梯电价的基础上实现了分季节、分时段、分区域的价格多轨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仅制定了一档维持电价不变,二、三档电价适当上调的机制。以北京为例,第一档电量标准为240千瓦时,保障了全市83%的居民用户不会增加电费支出。然而,这对人员较多的大家庭明显不合适。那么,我国是否应该优化阶梯电价机制,体现公平合理,使电价既考虑成本、引导用电需求,又能实现有升有降的动态平衡?

  对此,任浩宁坦承:显然,在阶梯电价的基础上实现分季节、分时段、分区域的价格多轨制更加合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仅仅在全国推广阶梯电价就已经如此困难,要按照季节、时段、区域更加细分显然要复杂的多。优化阶梯电价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当前的阶梯电价方案绝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不断改善,但这需要时间、经验和实践,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有乐观业内人士从阶梯电价方案中,看到了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契机。如果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那么困扰发电企业多年的"煤电顶牛"有望得到解决,困扰公众的输配电价也有望厘清。对此,任浩宁认为,虽然阶梯电价能够使销售电价逐步合理化和科学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仅靠阶梯电价显然不够。完善电价形成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改革。实施阶梯电价,推动主辅分离,乃至未来将会实施的输配分离、竞价上网,都是为了完善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应该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稳步推进。就目前而言,实施阶梯电价是难度相对较小的改革。

  如果阶梯电价方案在以后的调整中,考虑公众需求,追求人性化,真正覆盖更多的民众,充分照顾中低收入人群,那么,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绝对顺理成章。由此,承载在阶梯电价上的各项功能——节能减排、交叉补贴、环境保护以及完善电价形成机制等能够顺利实现,民众、电力企业、生态环境等多赢局面早晚会到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