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石油

石油的调价风波

2011-06-15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长期以来,成品油定价机制因市场化程度不够而饱受“诟病”,国家发改委一直酝酿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业内人士日前透露,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朝市场化方向完善,新的成品油定价权可能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下放,具体方案有望年内出台。13日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处证实,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讨论中。

  长期以来,成品油定价机制因市场化程度不够而饱受“诟病”,国家发改委一直酝酿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业内人士日前透露,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朝市场化方向完善,新的成品油定价权可能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企下放,具体方案有望年内出台。13日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处证实,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讨论中。
  
  调价间隔或缩至10天
  
  据权威人士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拟定,其中可能包括:成品油调价间隔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此外,作为成品油调价标准的三地变化率4%左右的幅度也有可能缩小。


  
  发改委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考虑到此前发改委仅针对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做最高限定,对零售价则没有制定相关的限额标准,所以新的调价机制中将有可能根据国内成品油市场变化,参考零售价格进行综合考虑。
  
  与此同时,在价格监管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在明晰定价权的同时,发改委或将引进第三方经营主体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发布参考价格,第三方经营主体与三大石油公司具有同等法人地位。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目前下发的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当国际油价处于40~130美元/桶时,国家发改委才会将定价权下放,三大石油公司可以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及国内成品油市场变化自行定价。
  
  “新的定价机制主要出发点是解决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滞后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缩短调价周期,但定价权最终是否会交给企业,现在还不能肯定。”国家发改委能源信息政策处一名官员说。
  
  定价权下放质疑多
  
  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有关专家认为,这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的标志。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可能意味着有两大风险,一是三大石油巨头如果自主定价,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对物价上行压力也会更大。二是三大巨头自主定价也可能会对一些民营炼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从各方的观点来看,赞成的很少。业内专家和研究员一致认为,要下放定价权,首先要破除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垄断格局,否则就会使垄断集团根据自身利益控制价格。消费者则担心,在目前“三桶油”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定价权下放只会使成品油价涨得更高。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下放定价权是实现成品油价市场化的大趋势。但他认为,放权应该以改革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垄断格局为前提,否则,很易被垄断巨头操纵价格。
  
  有网友表示,现行三大油企要想涨价必须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规定,至少是套在三大油企头上的一道“紧箍”,一旦将成品油的定价权下放给三大油企,等于取下了这道“紧箍”,难保油企的涨价行为不成为脱缰的野马。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企业拥有自主定价权,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自主定价是油企的一项重要权利。不过,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很充分,而且还有强大的消费者组织的监督与制约,定价过高等于自断财路,不仅如此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中国目前似乎还不具备这样的大环境,步子迈得有点过大了。
  
  石油巨头表态“暧昧”
  
  此前,中石油、中石化一直在积极争取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定价权。但面对定价大权有望触手可得时,三大石油公司则表现出了另外一番态度。
  
  致电中石油、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对方均拒绝透露更多细节。但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机制尚未确立之前,三大石油公司将不会接受发改委“拱手相让”的定价权。
  
  “现阶段国内成品油主要还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垄断局面,本来就属于寡头企业,再让他们行使定价权,无疑是加深他们的垄断形象。”韩晓平说。
  
  一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表示,定价权是否最终将由企业执行并非改革的关键内容,配套政策及细节方案的最终确定才是“限定定价权”的重要因素。“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三大公司有条件地行使定价权,但最终的权杖依旧掌握在发改委手中。”该人士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