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地方炼厂

【工人日报】地方炼厂“叫板”两大油企:只要炼油就能盈利

2011-11-30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发改委11月25日披露数据显示,9月份炼油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约4亿元。不过受到炼油行业全年原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影响,前9月净亏损11.7亿元。

  发改委11月25日披露数据显示,9月份炼油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约4亿元。不过受到炼油行业全年原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影响,前9月净亏损11.7亿元。
  
  中石油表示,其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415亿元,而中石化前三季度亏损额高达230.9亿元,合计亏损645.9亿元。


  
  两方数据披露,令人哗然。实际上,两大油企炼油业务亏损的数据都被业内质疑。不仅因为两大油企顶着最赚钱企业的光环却总是喊亏,更因其以此为理由伸手向政府索要巨额补贴。接近年底,两大油企又开始喊亏欲向政府索要补贴了。
  
  而此次地方炼厂站出来“叫板”两大油企,再次将它们推上风口浪尖。在资源税实施不久的当下,两大油企便借提议上调石油暴利税起征点之机,以求减税增收,更是引来口水一片。
  
  地方炼厂炼油能盈利
  
  分析人士指出,两大油企在炼油环节以国际油价作为成本价格,才出现炼油业务账面上亏损。而地方炼厂表示,只要有油可炼,炼油业务就是盈利的。
  
  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炼油业务却继续出现巨额亏损,共亏损645.9亿元。然而,一个反差在于,在石化双雄炼油巨亏的同时,许多地方炼油企业担心的不是亏损,而是无油可炼。
  
  为何掌握着稳定油源和原油进口权的两大油企炼油有如此大的亏损,而地方炼油企业只要有油可炼就是盈利的?两大油企炼油亏损一事再次遭到公众和媒体的质疑。
  
  10月28日,中石油、中石化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达到1600亿,相当于日赚6亿。
  
  但是,两大油企的炼油板块依旧损失惨重。报告显示。中石油炼油1~9月亏损达到415亿,中石化炼油则亏损230.9亿元。
  
  事实上,两大油企为炼油业务喊亏一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数据显示,2007年,中石油炼油与销售板块亏损206.8亿元、中石化炼油亏损104.52亿元;2008年,两者分别亏损829.7亿元、6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3月,中石化还据此获得123亿元财政补贴。
  
  就在两大油企宣称炼油亏损的时候,地方炼厂却站出来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山东民营炼厂负责人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有油可炼就会有盈利,无非是盈利多少的问题。地方炼厂最苦恼的事不是亏损,而是没有稳定的油源;没有油源就等于无米下锅,没法开工。
  
  而《证券日报》采访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地方炼厂尽管产能闲置了60%,但炼油业务确实是赚钱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油源。”
  
  “左手转右手”
  
  而为什么两大油企掌握了上游原油的开采权和进口权,却总是喊亏?这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称,两大石油公司的开采板块与炼油板块独立核算,中间以国际油价结算。拿中石油来说,中石油的石油开采板块按照国际油价将石油卖给炼油板块,对于整体利润来说,这样的中间定价不会产生影响,但对于不同板块而言,这样的中间定价意味着中石油的炼油板块购油成本很高。
  
  他还表示,假设中石油的开采成本为20美元/桶,但是在核算中按照国际油价110美元/桶出售给炼油板块,这中间的过程意味着炼油板块的成本支出增加了90美元/桶,出现在中石油的财报上便是炼油板块的巨额亏损。
  
  因此,有评论指出,中石油、中石化所谓的炼油亏损不过是“左手转右手”的问题。
  
  两家油企把开采板块和炼油板块分开,中间用国际油价来进行定价,这是一种自己卖给自己的行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永远都能处在“亏损”之中——国际油价下跌时,采油板块在亏损;国际油价上涨时,炼油板块又亏损了。
  
  “两大油企作为最赚钱央企却总是大喊炼油亏损,而事实上却并未亏损,着实缺乏央企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如是说。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告诉记者,实际上,重要的是要看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强调它中间某个环节是盈利还是亏损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企业这样割裂开来计算是否盈利,都是不科学的。
  
  前不久,国资委公开了央企2010年的“成绩单”。120家央企共实现净利润8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中石油以1241.8亿元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央企,石化行业则以2705.4亿元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在120家央企中,石化三强的净利润占到全部央企利润的三成以上。
  
  地方炼厂何去何从
  
  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70%的炼油能力掌握在两大石油公司手上,此外进口成品油和原油也完全由两大石油公司垄断。
  
  此外,目前我国地方炼油厂约有1.3亿吨炼油能力,但每年炼油只有约4000万吨,近9000万吨的产能被浪费。
  
  据了解,山东是全国地方炼厂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省份,是与中石油、中石化垄断巨头抗衡的重要民间力量。但是,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地方炼油板块,山东地区炼厂一直在两大石油集团的夹缝中生存——原油依赖其行政划拨,成品油须由其代销。地方炼厂不能发展到足够大的规模,面临产业淘汰等诸多风险。
  
  东方油气网数据显示,今年8月底,山东地方炼厂整体开工率仅为35.3%;近几个月以来国内柴油资源紧张,地方炼厂开工率有所提高,至11月初,开工率提高至45.7%。
  
  自2009年1月1日起,燃料油消费税由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地方炼厂利润大幅压缩,成品油销售渠道受到挤压。同年5月,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地方炼油企业因市场供求骤变,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而实际上,地方炼厂由于没有油源,常用燃料油代替原油来炼油。“在政策放开以前,地方炼厂的日子估计都不会太好过”,赵友山说。
  
  刘毅军也指出,要改变地方炼厂的现状,需要逐步放开原油的进口权,增加多元化主体竞争,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体制。上游被垄断,不可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竞争环境。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