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制天然气 天然气

煤制天然气的投资盛宴能否如期到来

2009-08-20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随着能源巨头们先后宣布进军煤制天然气领域,这个对中国而言还属于新生事物的项目迅速被人们所认知,并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由此可见,对于三年后的盛宴,虽然有质疑,但企业和一些机构还是很期待。

  近一个月,煤制天然气的消息从未间断过。

  6 月 30 日,新汶矿业集团举行伊犁能源年产 10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一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第二天,由内蒙古庆华集团投资的年产 55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新疆伊宁县开工。时隔两天之后,全球智库峰会 ” 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 “ 中海油 ” 总经理傅成玉宣布,中海油正式启动煤制天然气项目。

 

 随着能源巨头们先后宣布进军煤制天然气领域,这个对中国而言还属于新生事物的项目迅速被人们所认知,并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与煤制油等由煤炭企业主导的情况不同,煤制天然气已经把触角伸到电力企业,甚至是没有一点煤炭资源的石油企业。其迅速蔓延下,以致于科技部部长万钢都在全球智库峰会 ” 上开始呼吁 “ 合成天然气可以作为天然气的有效补充 ”

  然而,国家对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审批一直非常谨慎,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最终核准,大唐的项目是进展最快的已经通过了前期的审批和环评,但建成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 ” 每年主办煤化工国际会议的亚化咨询接受《能源》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煤制天然气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能源企业的新宠?而两三年后当一大批项目逐步建成投产时,盛宴能否如期而至?能源央企争相介入

  中海油在煤转换为天然气方面已经选定了两个大项目,未来五年会形成年产 100 亿立方的煤制天然气。全球智库峰会 ” 上,傅成玉的话音刚落就招徕了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和美国东方能源公司董事长王英的轮番提问。

  傅成玉口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初具端倪。记者采访得知,此项目是中海油与同煤合作的项目,总投资约为 300 亿元,目前山西省最大的能源和加工投资项目,也是国内最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工程包括三项,两个年产 1000 万吨的煤矿,一个年产天然气 40 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一条由晋北通向环渤海地区的输气管道。其中煤矿由同煤控股,中海油参股;煤制天然气项目由中海油控股,同煤参股;输气管道由中海油在 5 年内单独建成。

  中海油的这个项目,大同市政府是最迫切的其次是中海油,再次是同煤集团。大概是 6 月底,大同市又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力促此事。投资 300 亿元也是个大手笔,而且据说管道要建到天津。某知情人士说。

  王永干透露,电力企业也开始关注煤制天然气的项目,走在前列的有大唐和华能。

  目前煤制天然气,大唐的项目是最早获得前期审批的进度最快,而且,要建一条 448 公里的管道通到北京,管道投资就要五六十亿元。这个项目建成后将直供北京市的民用燃气,将有效地缓解北京市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亚化咨询对记者表示。

  中海油和大唐纷纷自建管道挺进煤制天然气领域的同时,更有大批企业看中了西气东输的管线,把厂址选在新疆,比如新汶矿业集团和内蒙古庆华集团。

  根据亚化咨询的统计,目前国内规划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近 10 个,这些项目如若在 2020 年以前全部建成,则将为我国每年增加 250 亿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量,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天然气紧缺的局面,降低我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动则几百亿,能源央企的纷纷介入使得每个项目都成了大手笔,煤制天然气属于新兴业务,技术门槛不高,中期来看发展前景广阔,政府批文准入制度使得竞争非常有限,再加上政策贴补,这些先发优势明显使得能源央企纷纷趋之若鹜 ” 华彩咨询集团咨询项目总监江斐说,能源央企争相介入背后都关系着各企业的战略规划。

  从煤化工变身新能源

  随着非煤炭行业能源央企的纷纷介入,煤制天然气已经不仅仅作为传统的煤化工项目被认知,而是披上了一层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外衣。

  傅成玉就把中海油的这个项目列为研究新能源的问题,这些年加大了对煤清洁能源的利用和项目实验,现在规划直接将煤转换为天然气,相比原来的用煤发电热效率会提高 10% 二氧化碳会大量减少排放,同时现在正开展二氧化碳的利用,通过二氧化碳,使它形成新的能源链和资源链 ”

  对于清洁能源的外衣,江斐给记者举出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来佐证,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在煤化工所有项目中最高,煤制油为 34.8% 煤制二甲醚为 37.9% 煤制甲醇为 41.8% 发电为 45% 煤制天然气为 50% 52% 另外,节水效应对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特别重要,而单位热值水耗在煤化工所有项目中煤制天然气最低,为 0.18 0.23 吨/吉焦,煤制油为 0.38 吨、煤制二甲醚为 0.77 吨、煤制甲醇为 0.78 吨。

  2009 年 5 月正式发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中提到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煤制天然气是指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经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通过甲烷化反应生产合成天然气的工艺过程。自然,按照石化振兴规划,煤制天然气也在高效清洁的新途径 ” 之列。

  确,与煤相比,天然气可大幅度减少硫、氮和粉尘的排放。但中国天然气资源短缺的现状使天然气应用受到限制。除了加大天然气进口力度,煤制天然气将是重要来源。天然气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和发电;煤制天然气则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

  亚化咨询提出,根据国际上大宗能源商品的发展趋势,一旦中国对某种商品大量进口,其价格必将飙升。因此,利用我国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天然气,将有效地压制我国天然气的进口价格,降低天然气用户的成本。因此,发展煤制天然气是一条解决我国天然气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而且,国面临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作为清洁能源新成员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如能与强化采油相结合,将为项目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美国大平原厂年产 16 亿标方合成天然气的项目,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是 402 亿立方英尺,该厂每天将 9500 万标准立方英尺的二氧化碳输送给已经开采 40 年的加拿大 Weyburn 油田,以期通过二氧化碳注入法生产 1 亿 4000 万桶石油。从大平原厂到该油田有 200 多英里的距离。管道和压缩机装置花费约 1 亿 1000 万美元,一旦管道开始输送二氧化碳,每年可获得 1500 万到 1800 万美元的利润。可见,二氧化碳的利用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在全球智库峰会 ” 上提出,天然气具有高效、洁净、传输方便的特征,一种较理想的能源,然而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国家,目前中国一次消费能源中,天然气仅占 3% 但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 2010 年的需求缺口将达到 200 亿立方以上,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满足日前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清洁燃气资源将成为重要的选择。

  并且,万钢重点提到中国的能源特色在煤,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清洁高效地利用好煤 ” 煤制天然气具有能源转换效率高、耗水量低、成本低、废弃物处理也低等优势。纵观工业变革,各个时代的主体燃料均是从柴、煤、油到气,也就是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

  三年之后的盛宴?

  几乎所有的煤化工项目都将在 2011 年后建成投产,能否成就三年后的盛宴还很难下结论,就怕这些企业借着新能源的噱头不再追求经济效益。某外资煤层气公司张先生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了担忧。

  对于张先生所说的经济效益中的成本问题的确成为业界批评声音的主要论据。目前国内的气价偏低, 2008 年国内天然气的平均出厂价只有 0.93 元,相当于原油价格的 21 美元每桶,仅为它 18% 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价格远高于国内的价格。

  然而,面对如此低廉的天然气市场,实施煤制天然气的企业似乎并不担心。或许,正如亚化咨询所说,看中了项目投产后的预期,天然气调价就是利好 ”

  全球智库峰会 ” 上,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华表示,气价改革势在必行 ” 从明年开始中石油到中国的边境价可能在 2 元钱以上,输到中国中部地区价格在 2.5 元左右,目前长庆价格的 2 倍以上 ”

  而且,马新华提出很重要的一点是天然气的应急调峰问题, 2008 年国家储气库只有 15 亿立方米左右,还达不到消费量的 3% 对于储气库的主要设施,全球目前其他西方国家平均水平为 15% 左右,美国大概在 20% 俄罗斯在 16% 国需要加快调峰和储备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储气库。

  正是调价和储气库的建设使得三年后将陆续投产的煤制天然气看到希望。

  根据亚化咨询的计算,煤制天然气的成本与煤价、投资规模、工艺路线等因素都有关系,如果不考虑管道输送费用,经济规模的煤制天然气装置,其出厂成本小于 1.5 元 / 标准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价格上调预期非常强烈的市场现状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在财务上具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

  截至 2008 年,国已有 280 个城市应用管道天然气,全国大中型城市天然气民用气人口已达 1.1 亿,城市燃气中天然气供应量达到 300 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约 40%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人士表示,国际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已达到 25% 而我国的 3% 明显滞后。预计 2010 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 1000 亿 — 1100 亿立方米,而同期天然气产量却只能达到 900 亿 — 950 亿立方米。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研究员宋武成预测, 20 年后,国天然气消费年缺口将达到 1075 亿 — 1765 亿立方米。

  面对如此强大的需求市场,对于煤制天然气的经济性,江斐认为并不用过分担心,煤制天然气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型项目,投资金额可观,迎合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迫切愿望,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可通过政府配套承诺、税负减免、专项补助予以改善。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