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石油 石油

中石油海外并购掌握多元规则

2009-08-04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不足一月,中东这一全球最大的产油区、石油公司的必争之地再次传来中石油的喜讯。

  而对于正在中东长袖善舞的中石油而言,能够在这一舞台上与国际巨头共舞,也意味着其国际实力正在攀升。

 

 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不足一月,中东这一全球最大的产油区、石油公司的必争之地再次传来中石油的喜讯。

  8 月 3 日,伊朗石油部网站 SHANA 称,中石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备忘录,中方许诺在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中承担 90 %的费用,并寻求获得该油田 70 %的权益。该油田是伊朗最大的陆上油田,也是近 30 年来世界探明的最大油田,原油总储量约为 420 亿桶。

  而在 2 个月前,中石油刚刚接管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在伊朗南帕斯气田的股权,成为第 11 期项目的开发者。该气田不仅是伊朗最大的气田,而且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气田。

  加上未来产量将达中国全部产量 74 %的鲁迈拉油田, 2 个月时间,中石油参与了中东地区 3 个世界级项目。

  而此前,中国石油公司在中东上游领域的进展寥寥。去年 10 月,一位从事石油贸易的伊朗石油人士在一次国内的学术会议上称,中东尴尬 ” 中国石油公司发展道路上的必破之题,而今已是沧海桑田。

  10 个月,中石油完成了怎样的转变?中石油在中东披荆斩棘的秘诀又是什么?

  伊朗之争

  南阿扎德甘油田原本已入日本石油公司囊中。

  2004 年 2 月,日本政府持有 36 %股份的国际石油开发公司 ” 与伊朗国营石油公司签署油田开发协议。根据协议,日本这家最大的石油开发公司取得伊朗南部阿扎甘德油田 75 %的开采权。

  一方面美国向日本施压,另一方面日本公司内部也对该项目的利润率发生怀疑,项目迟迟没有进展。中石化一位搞勘探公司的资深专家称,按计划该油田 2005-2006 年就应该投产。

  8 月 3 日,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项目人士对本报证实,中石油确实已与伊朗方面达成相关协议,但备忘录仅是一个初步的协议,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相比日本公司,中国的确存有相当大的优势。

  上述人士称,通过与中方合作,伊朗可以获得除合同外的政治需求,而日本能否顺利完成合同尚存疑问。

  此言不虚。伊朗石油部副部长、伊朗国家炼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Shahnazi zadeh 7 月访华时公开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伊朗经济在今年年初前后相当困难,为帮助伊朗,中国政府加大进口伊朗石油的力度,并提供了经济援助。

  此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伊朗已活动多年,中石化 2001 年起就开始在伊朗改造炼厂。但据伊朗石油人士未来国际趋势集团总裁华赞介绍,中石化 2 年前曾与伊朗政府签订联合开发亚达瓦兰油田,但时至今日,该协议仍然没有详细的方案。中海油的北波斯湾天然气田的谈判也以失败告终。

  然而,自中国为伊朗提供援助以来,中国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在伊朗进展神速。

  2009 年 1 月,中石油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合同,项目以回购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一期开发利息为 17.6 亿美元。

  6 月,中石油接管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在伊朗南帕斯气田的股权; 8 月,中石油签订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备忘录。

  如果与对方政府搞好关系,对方政府会私下拿出资源来跟你谈判,比竞标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中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一位负责中东项目的人士对本报介绍,北阿扎德甘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年产只有 700 万吨,规模不大。

  事实上,伊朗对中国的投资相当青睐。一个月前,伊朗石油部携 2 位副部长来中国公开招商引资,推介 16 炼油厂融资 540 亿美元。推介会上中方企业反应冷淡,但其石油部长仍然言语殷切:来到这里,就说明我有意愿也有信心找到中伊双方合作的途径。

  掌握多元规则

  然而,有资金、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并不能解决一个石油公司走国际化道路的全部问题。尽管,伊朗十分青睐中国资金,但已在伊朗运作近十年的中石化、中海油近来在伊朗并没有太大突破。而在对中国没有偏爱的伊拉克,中石油仍然在 120 家公司的全球竞标中胜出。

  除了资金优势,想我准确的评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项目人士对本报分析。

  做经济评价的人员曾经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发现国际大行的某一个报价多报了 2 个亿,不只向对方指出错误所在而且获得了对方的敬服。上述人士认为具备挑错能力,这说明中石油已能够与国际石油舞台的各种势力平等对话,而不是被他牵着走。

  鲁迈拉项目的中标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石油与 BP 联合体对该油田的报价是 3.99 美元 / 桶,与最终双方达成的 2 美元 / 桶的价格相当接近,而其他石油企业报价与伊方的底线相去甚远。

  以中国石油公司为例。中海油曾与中石化联合康菲石油竞标伊拉克巴伊哈桑油田,希望每超额生产一桶原油获得 26.70 美元的报酬,但伊石油部只支付 4 美元。而另一油田,米桑油田区,以中海油为首的集团希望从额外生产的每桶石油中获得 21.40 美元,而伊石油部只支付 2.30 美元。

  据上述人士分析,除了近 20 年的海外评价经验以外,中石油做评价的一个特殊之处是哪怕是收购上市公司,也会将其每一个油田资产都认真评价后,将所有资产价格加和最终得出上市公司的价格评估,但国内有公司更注重公司的财务数据,油田资产评估方面经验相对缺乏。

  华赞认为,此前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获不多的因素之一是没有掌握当地的潜规则。而中石油人士认为这一情况已经在改变。

  不同地区的规则不同,通过上世纪末、 2005 年前后的几次收购潮已经逐渐掌握了不同地区的特点,知道在不同的地区主导方是谁,该跟谁玩,怎么玩,选择参与,还是选择跟随。该人士认为。

  2009 转折点

  此前,中石油的海外规划中,世界油库中东一直处于五大油气合作区中较小的区域。据本报了解,按中石油今年年初的海外工作计划,未来 8-10 年,中石油在中东的目标是获得 3000 万吨 / 年的产量,而中亚、非洲、南美则定位 5000 万吨 / 年。

  中石油如此安排中东,由于中国公司要想在中东落地生根的确存在一些困难。上述中石化资深专家称,中东不只是西方油气公司的激进势力范围,而且勘探水平较高、机会较少,而且中东富庶,对资金的需求不如非洲等地。

  但今年的事实证明,中国在中东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中石油今年的海外扩张清单上,中东项目竟然占据了最大比例。

  中石油最终还是要把重点转移到伊拉克、伊朗这样的中东国家上来。中石油一位高层对本报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