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核电

我国将在15年内投4500亿发展核电项目

2008-07-15 中国能源投资网
 

    根据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多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3~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在此蓝图下,在未来十多年中,我国将投下至少45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在预计花费百亿元人民币把国外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中国,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

    其实,中国开描“核电蓝图”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核电成为了最现实的选择。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

    能源危机的紧迫性何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专家王大中曾用一组数据作出过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与消费国、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石油进口国、第二大电力生产国。

    根据2020年中国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估计,国内约需发电装机容量8亿~9亿千瓦,而已有装机容量仅为4亿千瓦。但在现有的发电结构中,单煤电就占了其中的74%。这也意味着若电力需求再翻一番,每年用煤就将超过16亿吨,而长距离的煤炭输送将加剧环境和运输压力。另外,在今年年初南方的冰灾中,光是因交通运输困难,电煤供应紧张,造成的缺煤停机超过3700万千瓦,19个省区拉闸限电。而如此大电煤消耗,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每年分别新增500万吨和5326万吨以上。

    另外,水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开发难度相当大。而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遇到核心技术的瓶颈,其使用成本极高。因此,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新能源不具备成为我国主力能源的条件。所以,清洁、高效的核电成了备选。

    1957年,人类开始建设核电站并利用核能发电,到现在,核电约占全世界电力的16%。但自1986年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燃料泄漏事件以来,核电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恶魔,中国也不例外。全球核电业就开始进入低潮。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2000年年底,全球正在运行的核动力堆共有438座,到了2003年3月,增加至441座,仅增3座。

    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存的渴求战胜了对恐惧的担忧,欧美国家被冻结30多年的核电计划也纷纷解冻。而此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也正在由“适度”转向“积极”。

    此后不久,中国第一个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组建,并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这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的转型迹象早已显现。在2003年11月,国家核电领导办公室就改成了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发展核电的思路可以说已初见端倪。

    到了2004年9月1日,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政府对进一步推动核电发展作出了新的决策,将加快核能发展,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

    从“适度发展”到“加快发展”,中国核电工业走过了30年。而在此期间法国核电发电量占到了其国内总发电量的78%,日本占国内总发电量的30%。相比之下,中国核电只占2%,实在是少得可怜。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投产4个核电站,11台机组,装机842万千瓦。此外,全国已经开工建设的有22台机组。而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建造了440多个核电站,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因此,要想填平鸿沟,中国注定有许多路要走。

    但随着2007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我国《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目标逐渐清晰。

    《规划》确定,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2800亿千瓦时。在目前在建和运行核电容量1696.8万千瓦的基础上,新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同时,考虑核电的后续发展,2020年末在建核电容量应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

    这就是说,如果规划得以实施,核电将占我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左右,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6%。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间,将新开工建设30台以上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其实,在此时,国际核电发展大环境已经降温,而中国新近宣布发展核电,在国外许多人看来扮演了“填空者”的角色,一跃成为未来10年全球最大的新增核电市场。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布利克斯认为,中国核电发展的形势对世界核电工业是个巨大的鼓舞。

    既然不是纸上谈兵,那么规划了就意味着投入。与核能“高贵”的身份相衬,目前,核电厂的造价也同样“高高在上”。目前,火电每千瓦投资为4000元,而核电投资为1330~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为1.1万~1.65万元,两者相差高达2.75~4.1倍。另外,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70个月(约6年),如果控制不好,将达到80~90个月。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30多个月。

    因此有专家估计,为了完成这些投资将耗费至少5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目与规划中的估算大抵相当,按照15年内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核电建设规模大致估算,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4500亿元人民币。不过,这只是核电站的建设费用,核燃料的采购和核废料处理等其他费用并不包括其中。

    还有一个问题是,目前的形势下,“涨价”可能将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俄罗斯核能建设与出口公司代表耶西波娃曾表示,“新的核电项目的合同价格已经不可能跟十年前签署的田湾一期项目一样了”。根据俄方专家的预测,未来5年,与核电建设相关的设备和主要原料等价格将上涨200%。

    因此,在我国积极发展核电的背景下,内陆一些水资源丰富、三面环山、一面是水的核电站选址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张国宝曾表示,国家已允许内陆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以三代核电技术为基础开展核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只是,就目前而言,要真正建立内陆第一座核电站,还需等待。因为按照去年制定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未来的13年中,我国将新增投产的2300万千瓦核电站中,主要安排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和福建6个沿海省兴建,而且早先已经在这几个省确定了13个优先选择的厂址。《规划》甚至明确,中西部多个省份期待已久的中国首个内陆核电站开工建设时间被排在了2016年(“十三五”开始)以后。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