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三峡大坝 加拿大

三峡大坝深受加拿大投资者青睐

2008-01-14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国三峡大坝项目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富争议的工程项目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此项目中鲜为人知的角色折射出外国政府和公司在其中所发挥的推波助澜作用。
 
  在三峡计划提上日程之初,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政府都拒绝为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水坝项目提供帮助。是加拿大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反水”, 为大坝项目提供支持。在此之后,西方企业便开始向中国输出昂贵的高技术设备,某些政府甚至还通过出口信贷的方式提供补贴。

  虽然大坝项目归根结底是由中国政府拍板,但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加拿大魁北克省却在整件事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当初加拿大国内爆发政治危机时,其政府不顾本国工程师关于大坝高度的警告,义无反顾地为三峡项目提供了大力协助。

  大约二十年前,中国在加拿大出资协助下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对在三峡地区修建水坝进行官方可行性研究。当时加拿大对水电推崇备至,因为水电在该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份在1988年出炉的报告很大程度上对建设三峡大坝的想法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点,那就是水深不能超过160米。
 
  曾研究过三峡工程的Hydro-Quebec工程师皮埃尔森尼克(Pierre Senecal)表示,我们认为150米到160米的蓄水深度是可行的,但不能肯定170或180米是否可行,因此当时建议不要超过160米。

  而三年之后中国决定上马三峡项目,并不顾自己进行官方可行性研究后提出的建议,将蓄水深度定在180米。目前三峡水库的蓄水深度已经达到156.6米,并且还在上升。但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的滑坡现象日益频繁,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需要搬迁疏散。眼下距离预定水深目标还有20多米,外界日益担心三峡大坝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会进一步恶化。蓄水深度已成为大坝引发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数百万居民重新安置、成本膨胀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由于中国从少数支持三峡项目的西方国家那里获得了相关技术,就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不再考虑上马大型水电项目之际,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建水坝。

  加拿大环保组织Probe International的帕特亚当斯(Pat Adams)指出,三峡项目的这些问题并不仅仅与中国有关,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他国家也有责任。

  中国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Three Gorge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mmittee)是三峡项目的主要负责部门。该部门拒绝对当初加拿大协助进行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关于蓄水深度的建议发表具体评论。但该委员会表示,过去数十年来,外国专家对180米乃至超过这一数字的深度都给予了认可。该委员会公关部门负责人Li Feng谈到,鉴于大坝具有的多项功能,中国相关规划部门认为目标蓄水深度是“合适的”。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批工程专家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在改革初期成果的鼓舞下,他们构想出一幅壮阔的蓝图──建设一座长度堪比苏必利尔湖的水库,发电量要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座水电站。但这一提议在中国领导人及群众间遭遇了空前强烈的反对。

  于是这些中国工程专家向加拿大求助,后者被视为值得信赖的友好国家,而且因为建设了一些全球最大的水利项目而成为水电领域的领先国家。最终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同意资助这项耗资1,400万美元的研究。

  这项研究由加拿大几家知名的能源企业承揽,其中包括Hydro-Quebec。这些公司总部均设于加拿大法语区魁北克省的最大城市──蒙特利尔,而魁北克这个地方后来又与三峡工程产生了瓜葛。
 
  这份篇幅浩繁的调查报告于1988年提交给中国政府,它是三峡大坝唯一的一份官方可行性研究报告。加拿大人支持中国工程师的大多数设想──甚至一座大坝可以将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等互不相关的目标一并实现的观点也得到了支持。

  但报告中关于蓄水高度的警告没有引起注意。中国工程师想让水库蓄水达到180米,从而产生更多电力,并使中国得以向缺水的北方调水。

  加拿大工程师森尼克周一说:“只需一点经验,就很容易料到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是个收益递减的问题。”

  一开始,对蓄水高度的争论似乎是学术性的。1989年,中国全国人大否决了政府修建大坝的行动,建议暂缓五年。

  然而到了1992年,李鹏总理又旧事重提。水电工程师出身的李鹏支持修建180米的多功能大坝。在他的推动下,全国人大批准了三峡工程建设项目。大坝的建设定于1994年启动。

  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较低,也没有修建如此复杂大坝的技术。至于发电所需的巨型涡轮以及传输电力所需的高压电缆,中国也缺乏制造技术。

  最初,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该项目避之犹恐不及。1992年,当初为三峡大坝可行性研究提供资金的加拿大开发机构以担心该项目的寿命和社会影响为由,决定不再继续参与。世界银行也认为该项目经济上难以维持,因而没有提供资金。1993年,美国政府表示不再认为这类大坝对美国人民来说是好事,因此也不再建议其他国家考虑兴建,因而撤消了对该项目的支持,由此为美国对三峡工程50年之久的兴趣划上了句号。

  而之后不久加拿大的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弯。1994年,新当选的总理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带领一个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克雷蒂安所在的自由党于1993年当政,之前一直反对加拿大参与三峡建设。但在访问中国时,克雷蒂安正面临其家乡魁北克省的政治动荡,当时魁北克要求从加拿大独立的运动风起云涌。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水电业的中心,也是许多跨国电力公司的总部所在。

  克雷蒂安的内阁成员、后来任贸易部长的塞吉奥马奇(Sergio Marchi)说,代表团的本意是让加拿大人明了:凝成一体会比分裂拥有更好的未来。在那次访问中,克雷蒂安大出加拿大国内民众意料,宣布他的政府将支持三峡大坝工程。

  随之而来的就是销售合同。1997年,中国给了蒙特利尔的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anada)及两家德国公司价值3.20亿美元的涡轮制造合同。(加拿大通用电气及其母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均拒绝置评。)几个月后,加拿大国有企业出口开发公司(Export Development Corp.)为这桩交易提供了1.6亿美元的担保。

  这为其他公司向中国出售三峡大坝所需产品开了先河,它们共售出总价值逾15亿美元的重要高科技产品。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借助外国政府提供的出口信贷售出的,此类信贷为中国政府购买这些产品提供了低息或无息贷款。除加拿大以外,德国、瑞士、瑞典和法国为向中国出售三峡大坝相关设备都对华提供了出口信贷──这种由它们本国纳税人买单的出口补贴实际上起到了减轻三峡工程建造成本的作用。

  由于加拿大当初中途撤销了对三峡项目的支持,使得中国只凭加拿大人在上世纪80年代出具的可行性报告便开始了工程建设。加拿大后来虽然又向中国出售水电设备,但由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不再支持三峡项目,这意味着加方提供的技术援助也停止了。而后续性研究如果得以继续进行的话,加拿大人当初的一些设想很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些加拿大工程师大多只在Hydro-Quebec承建的James Bay大坝有十来年的工作经验。这座大坝位于魁北克北部人烟稀少的多岩石地带,地理环境异于粉砂土地质、人口稠密的三峡地区。加拿大现政府的官员拒绝置评该项目,称作出这个决定的是前政府。
 
  加拿大工程师当初曾预计,如果大坝蓄水160米,只有70万人需要移民。但现在已有140万人被重新安置,而大坝蓄水还仅为156.6米。最近宣布的计划可能要求三峡库区的另外数百万人口再次移民。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