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上海电气 发电设备 发展

上海电气发电设备发展呈三级跳

2007-12-14 中国能源投资网
 

    这几天,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副总工程师王志成的脸上透着几分欣喜。因为他得知:德国西门子公司有意购买上海电气生产的发电机组,作为西门子在巴西一项电力工程的核心设备。

    近几年,上海电气制造的发电设备已远销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但出口美洲国家,这还是头一回。身为集团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设备“精品组”负责人的王志成自信地说:“我们的产品与西门子自产设备的技术指标不相上下,但价格要低20%,相信它会买我们的!”

    发电机组按照蒸气临界温度,分为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其技术含量和制造难度相应递增。“临界”级别越高的发电机组,在煤耗、环保方面的经济指标越出色。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技术部副部长徐强介绍说,同等质量的煤,亚临界发动机组发1度电,要耗煤370克至400克,超临界耗310克,而超超临界只耗280克。“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40%要从煤电耗能上省下来,这就需要国内装备企业大力发展大容量发电机组,既节能环保,电价也会便宜不少。”

    然而,这样的发电设备技术,30年前在我国还是个“零”。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企业已具备了成熟的亚临界发电设备生产技术,而我国电力装备这一重大基础产业则距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近30年里,上海电气从购买国外发电机组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2003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超超临界发电设备,并逐渐在国际市场得到认可。2006年11月,由上海电气承制的国家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项目依托工程——华能玉环电厂一号机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纵观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电气跃出了一个“三次大手笔技术引进,三场大规模技术创新,三次大跨度产品升级”的“三级跳”。

    第一“跳”是掌握自主设计能力。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电气从国外引进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发电机组,通过科技攻关成功消化引进技术,并首次实现技术出口,具备了国际公认的发电设备自主知识产权。在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过程中,科研人员没有迷信外国技术,通过17年间的五次优化改进,使机组煤耗下降了3%。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台国产30万千瓦机组在国内外几十家电厂可靠运行。

    第二“跳”是性能超越同类先进。上海电气在开发亚临界60万千瓦机组过程中,注意到国内外同类机组的100多种缺陷,先后实施了95项二次开发和创新。二次开发技术在上海吴泾60万千瓦机组应用后,发1度电比美国同类机组热耗节省43大卡。

    第三“跳”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亚临界技术国产化成功后,上海电气立即攻关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超临界、超超临界设备。2003年,上海电气斥资1.5亿元从西门子引进了百万千瓦机组超超临界技术,两年内,迅速突破26个研究课题和76项关键技术。

    2006年11月,中国第一台超临界发电机组在浙江玉环电厂正式投用,仅过了一个月,二号机组又随即投用。“引进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必须把这项技术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王志成说,二号机组相比一号机组,在气冷机高压缸等关键部件也实现自主生产,国产化率提高到90%。

    “大胆”购买了这两台“国字号”的用户华能集团惊喜地发现,在能耗指标上,“二号”似乎更为理想,发1度电的燃煤量,比“一号”还少了20克。“你们是真正掌握了外国技术!”华能集团对上海电气技术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华能集团的“活广告”为上海电气的超超临界机组赢得了口碑。截至今年10月,上海电气累计取得38台超超临界机组订单,占国内市场的一半,而亚临界、超临界机组的市场已覆盖国内除新疆、西藏以外所有省市,总数超过600台。2003年以来,上海电气的发电设备产量年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产能已提升了6倍,利润增长了15倍,截至今年9月,销售收入为310亿元,在手订单为1165亿元。

    名声开始“远扬”。目前,上海电气生产的发电设备已销往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孟加拉国、坦桑尼亚等国家。根据上海电气的计划,其海外销售的比重要从2007年的13%,到2010年逐步提高到45%。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副总工程师韩宾说:“核心技术是永远都买不到的。现在,我们具备了完全转化的能力,已经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独立的机组设计。”据介绍,上海电气正在探索向120万千瓦机组等更大容量设备延伸,同时,开始探索70万千瓦、80万千瓦机组,以适应细分市场的需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