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光伏

光伏行业走出寒冬开始回暖

2014-04-30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随着国内装机市场的启动,对组建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2013年国内龙头企业的出货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根据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开始,光伏行业已经走出寒冬开始回暖,随着国内装机市场的启动,对组建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2013年国内龙头企业的出货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受此影响,不少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光伏行业内目前的闲置产能,以期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将其继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4月25日,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互联网创新峰会”上,一位原光伏龙头企业副总裁表示,过去三年在光伏领域,几乎没有对设备上的大的投资,而目前新一轮的投资机会已经吸引了新的投资者进入。包括美林和花旗在内的一些海外投行正在这个领域寻找机会,以期整合目前国内的闲置产能资源。

  行业协会统计显示,在组建产能方面,2013年晶科等7家一线组件企业的合计出货量从2012年的9.9GW 提高到14.7GW,增速达到48%。预计,2014年合计出货量将达到19——20GW,增速则将达到28%——37%。

  Solarbuzz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廉锐也称,今年国内一线大厂的多晶硅产能也有望增加3万吨,其中除了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和特变电工各自会扩产部分产能以外,赛维LDK将有可能在6-7月份将其多晶硅产能复产,首期复产可能在1万吨。以此计算,今年国内多晶硅的供应和需求会相对接近,如果需求旺盛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而上述前高管在会上透露,在之前三年的行业低潮期,国内设备的使用效率严重下降,三年内几乎没有在设备上的大投资,目前包括美林和花旗这样的海外投行正在考察国内市场,而一批银行也在西部省份展开调研。

  上述前高管还透露,这批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之一为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把国内大量的限制设备,比如单晶硅设备整合起来,将这些原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零碎产能全部拉到青海省、内蒙古和新疆这样的电价低廉的省份,每家企业通过设备的多少确定占股,形成设备的集中应用。

  为此他给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国限制的单晶硅设备大约有1200台。

  对这种模式,廉锐认为方案可行,他称,目前国内多晶硅市场上,有闲置产能的企业包括了20-30家小的生产厂家。而目前的产能缺口事实上是成本低的产能,所以如果要重新利用闲置产能,关键就在于降低成本,而把这些产能搬迁到电价低的省份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途径。比如此前就有大全新能源将其在重庆的产能搬迁至新疆的案例。不过他指出,还需要核算搬迁费用和新建产能的成本,搬迁产能未来是否有经济效益。

  而对于这样的产能转移,上述人士称,青海、新疆和内蒙这些地方政府也表示欢迎。“政府全力支持,政策力度不减。”上述人士说,这些支持主要表现在税收、土地和电站指标的优惠上。

  而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出在资产管理上。上述人士透露,随着融资租赁模式在光伏行业的普及,此前也有方案被提出,希望将这些闲置产能用作融资租赁。但是最后核算成本太大而放弃了该方案,其中就包括融资成本。

  上述前高管认为,未来我国光伏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随着国际资本和国内资产管理的介入,未来3-5年会出现非常高集中度的企业,目前来说,顺风光电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不过也有业内龙头企业的负责人指出,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闲置产能基本是在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方面不具备竞争力的,这些产能搬往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短期内享受了低廉的能源价格,但是在人才支撑、管理进步和技术进步方面损失更大。光伏制造业是设备制造,不是资源类产业,更多的依赖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