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原油

短期内放开原油进口:一场被误读的狂欢

2013-08-22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近日好消息频传,并皆被坊间解读为国内对原油进口权进一步“松绑”的信号。

  近日好消息频传,并皆被坊间解读为国内对原油进口权进一步“松绑”的信号。

  先是有媒体披露浙江舟山两家民企获得了原油仓储业务牌照,接着又有媒体爆料,有知情人士透露,有关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开放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批中,如果快的话,明年就有可能出台。

  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近期越来越多的领域向民资伸出了橄榄枝,而且不可否认,市场化是未来我国油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总体来看,要放开原油进口权仍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今年上半年浙江天禄能源有限公司和舟山中际化工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108万立方米和110万立方米的原油仓储资质,成为当前仅有的获得原油仓储资质的民营企业。这被众多媒体解读为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的先兆。据卓创资讯原油高级分析师朱春凯表示,在商务部发布的2013年第3号公告中指出赋予两家公司于原油仓储经营资格,经营到底是指国内经营还是可以具有进口资质,并没有确切地解释和说明。

  从现实上来看,获得资格只是第一步,具体以后发展结果如何还不可知,这方面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6月3家民企赢得参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资格,但直至当初签订的租赁合同过期,这3家企业也没有储上一滴油。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我国国内成品油的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都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形成了国内“三桶油”与众多民企同台竞争的局面,但在市场最为关注的上游环节“油源”方面,国内仍实行严格的配额制。

  近几年有所放开,给予了23家非国营贸易企业一定的原油进口配额。但朱春凯表示,这23家企业中“中字头”企业占半数以上,其次要求非常苛刻,比如对企业的库容量和注册资金都有限定,而且要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排产”(安排生产)之内,才可以进口,进口之后还必须要交给国企炼制。

  朱春凯说,虽然名义上极个别民企拥有原油进口权和配额,但实际上由民企进口的原油数量非常少。2012年由民企进口的原油仅占到总额的2%左右。

  依据能源安全问题和国家的战略规划,中宇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金涛分析,短期内很难对民企放开原油进口权。原油作为战略物质会涉及到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而且目前国家的战略布局更着重于加强内陆石油管道的建设,以立足于用国内资源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我国近几年能源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如果放开进口的话,容易被国外一些大石油集团操控,从而引发国内油价的大涨大跌。”王金涛说,理论上分析,相对放开原油进口权,而先放开成品油进口权更为可行些。

  目前国内有关成品油零售、批发等各环节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王金涛认为,近几年要放开成品油的进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整体来看,国内市场还不具备成品油放开的条件,目前油价依然是国家在定价,放开后会涉及到国内外价格如何挂钩的问题。

  朱春凯分析,放开原油进口会遭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民企进口的多一些,国企进口的就会少一些,民企赚的钱多了,国企赚的钱就会减少,这种利益的博弈是原油进口能否放开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总体来看,放开进口顺应了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利大于弊,有利于开拓原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社会的库存和资金,并辅助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

  理想一定会实现,但就是过程会十分漫长。王金涛给予了例证,最简单的一个事例就是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从2009年就开始讨论,但直到今年才开始实施,这还仅是定价的问题,不涉及市场问题。“国家是否放开原油进口会根据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以及国内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