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石油 伊拉克

中石油布局伊拉克“步步惊心”

2013-03-01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有消息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将成为伊拉克西古尔奈-1油田60%股份最可能的接盘者。据悉,目前西古尔奈-1油田60%股份由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持有,并计划以50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出售。

  有消息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将成为伊拉克西古尔奈-1油田60%股份最可能的接盘者。据悉,目前西古尔奈-1油田60%股份由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持有,并计划以50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出售。

  若该消息属实,即意味着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十年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进一步趋向微弱。同时,这笔交易也将超越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宗收购案。

  截至发稿时止,中石油官方并未对此消息给予明确答复。但据其下属机构人士早先对媒体透露,去年年底开始这起巨额交易的消息就已在小范围内出现,并愈演愈烈。然而该人士对于最终的成交价格是否会定在500亿美元仍不确定。但他表示,中石油确实计划在2013年不惜巨资加大海外油气项目的开发与合作。

  为何转让

  卓创资讯指出,与伊拉克政府的摩擦是埃克森美孚退出的根本原因。

  2011年,埃克森美孚与库尔德地方政府签署了石油开发合同。库尔德地区的石油产量占伊拉克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但主张自治的逊尼派库尔德人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拉克政府长期对峙。因此,埃克森美孚不可避免地介入了这场纷争。

  伊拉克石油部高级官员在这份合同签署后立刻公开放话,一旦伊拉克政府决定终止其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签署的合同,欧洲的壳牌公司则有可能接手开发西古尔奈-1。

  尽管受到威胁,但对于库尔德地区的“天量”石油储量,埃克森美孚公司显然不愿意轻易放弃。因此主动出售西古尔奈-1股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此外,业界普遍认为,经济上的考量是埃克森美孚退出的另一推手。

  相比此前国际通用的产品分成模式,战后复苏的伊拉克推出了服务合同,即在扣除原油开采成本后再以桶为单位向承包方支付报酬,这事实上剥夺了石油企业的定价权,阻碍其通过市场溢价获得可观的收益。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埃克森美孚作为世界能源巨头,肯定有全球资源匹配的考虑。如果西古尔奈-1在整个资源中并非优选,那么将其变现是非常正常的。”

  埃克森美孚除了退出西古尔奈-1,最近也在通过购入的方式完成资源匹配。去年年初,该公司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坦桑尼亚的天然气项目。2012年年底,又与英国Impact公司南非子公司签署协议,将后者位于南非东部海域的Tugela的75%勘探权益纳入旗下。

  入主成算大

  事实上,伊拉克政府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并非仅仅向中石油抛出了橄榄枝。

  伊拉克政府同样期待来自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的青睐,但由于该公司忙于“西古尔奈-2”油田的开发,对这一交易尚未有任何承诺。

  而这笔交易的另一潜在买家——中石油,则对这一交易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据称,中石油下属伊拉克分公司正在当地进行积极商谈、运作,而中石油总公司也在2013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占公司总产量60%的目标。

  按照这一愿景,中石油在2015年海外油气产量要达到2亿吨。而目前这部分产量刚刚超过1亿吨,这或许促使中石油将购入西古尔奈-1置于重要位置加以考量。

  刘毅军表示,相比其他跨国公司,虽然中石油的尖端科技、对伊拉克地区长期经营能力可能存在不足,但是中石油已经在伊拉克累积了一些经验。“与国外高度专业化的业务模式不同,中石油的综合队伍配套性更强、运营成本更低。而且中国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些也将为中石油的收购创造条件。”

  近年来,我国国内能源需求高涨,平均每年增长7%左右。与此同时,进口石油在整个石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01年至2011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30.76%跃升至56.5%。在这种背景下,国有油企踏足海外开展合作的意向更加迫切。通过历次竞标,中国公司被认为愿意接受比西方石油巨头,甚至是相比俄罗斯竞争对手更严苛的条件和更低的利润来获得相应的石油权益。

  据国际能源机构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是保证未来20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来说,中东的地位更显重要。数据显示,近年来进口自中东的原油约占我国海外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中石油参与并购伊拉克油田成功可能性很大。美国极其希望对这一资源进行转让,伊拉克则希望通过石油把本国的经济搞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石油的进入是三方获利的事情。”

  投资运营须谨慎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西古尔奈-1的交易并非“天上掉下的香饽饽”,中石油在投资运营过程中须相当谨慎。

  宋亮表示:“中东形势比较复杂。虽然投资西古尔奈-1利大于弊,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可能的风险。”

  他认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公司虽然想转让油田,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在后续协议上设置障碍;二是伊拉克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先期投入会很高,前期亏损、走弱的可能性大;三是目前国际油价虽有反弹,但是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美国页岩油气的开采将会对中东石油形成替代,影响未来油价走势。

  “过去石油格局让我们觉得中东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但格局发生了变化。俄罗斯、美国等的石油生产输出对格局都造成了改变,这有可能让中国在中东投资上存在成本风险。”宋亮说。

  刘毅军则更关注战后伊拉克的局势,他认为其他的风险虽然也存在,但投资伊拉克最主要面临的还是动荡的问题。“我们之前在苏丹的投资就有这样的问题,一旦有风吹草动,整体的影响就非常大。”

  就在今年1月,一个伊拉克武装组织通过互联网发布警告,称中石油哈法亚油田雇用的两家英国保安企业在主业之余经营“间谍”、“反恐”副业,如果不停止这类活动,将采取“清除行动”。

  虽然后来证实这一威胁实属“搞错对象”,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伊拉克的安全局势确实令人担忧。

  除上述风险之外,对一个油田一次性投入500亿美元的巨资也可能对中石油未来的发展产生潜在的危险。

  刘毅军分析认为:“和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不同的是,尼克森的资产是多地区分布的,伊拉克的资产则过于集中,一旦发生任何动荡,承担的损失可能非常大。”

  他建议,中石油若要涉足西古尔奈-1,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和其他大型能源公司合作,以此来化解风险,获取长效发展。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