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之战升温 中石化明年起全国统销
随着中石油成立昆仑燃气实行液化气统销后不断吞食市场,从明年1月1日起,中石化也将全面启动液化气全国统销。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 (ICISC1)最新统计,两大巨头统销的液化气资源,将占全国总产量的62.99%。
昨日(12月4日),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石化此举将确保两大巨头实行价格联动,下游的运输和贸易商、中小燃气公司或受影响。不过,实际效果现在无法定论。全国统销液化气或占六成
中石化有关人士证实,液化气业务的统销总部设在上海,由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负责统销,在清江和湛江设两个办事处。液化气统销后,资源统筹调拨或由中石化总部统一安排,定价权也将上交总部,但具体方案仍有待通知。
中石化旗下生产液化气的炼厂共计35家。据ICISC1统计,中石化2012年的液化气产量为808.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5.92%。
2010年末,隶属于中石油的昆仑燃气整合中石油旗下35家炼化和油田后,启动了液化气统销模式,规模迅速扩张,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液化气经营商。
ICISC1数据显示,两大巨头统销的液化气资源,将占到国内总产量的62.99%。
金银岛分析师刘薇表示,统销将确保两巨头炼化、油田企业、深加工企业产销畅通和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实行价格联动,实现其资源价值的大幅提升。
ICISC1分析师认为,中石化统销液化气的目的或与中石油一致,资源统销仅是第一步,像成品油一样统配统销,建立价格体系、稳定产品收益才是长期目标。
两大巨头统销后,是否会带来价格上的变化?据下游液化气站有关人士分析,因各大炼厂的液化气库容小,炼厂为了排库,不得不在价格上相互竞争,下游就能采购到较便宜的资源,但在统销后,一旦由总部确定,价格很可能会提高。
“昆仑燃气凭借统销优势,采销量年均增长148%左右。”刘薇说,国内60%左右的资源被统售后,液化气格局或将出现大变革,特别是对地方炼厂及深加工厂家来说,获取原料的难度将增大,自主权将下降。
中石化统销效果待观察
据ICISC1计算,2008年中石油昆仑统销以前,东北、华南两地液化气估价的年均差价均值为1159元/吨;而在2012年,两者的均价差价已大幅缩小至739.6元/吨。
上述分析师表示,统销以后,中石油利润被下游锁定,运输、贸易环节的利润被压缩,销售环节的利润因统一管理将有所增加。
对运输商而言,由于中石油对北方地区的液化气资源进行了统销,南北之间的价差较往年大为缩小,长距离运输的套利窗口长期处于关闭状态,部分小型运输户难以为继,运输行业已经历了一轮整合。目前存活下来的运输企业,运营线路多集中于短途,利用某些时段两地之间的价差获利,大多数路段集中于南方地区。随着中石化加入统销队伍,运输商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洁认为,中石化对华南地区液化气统销,无疑将掌控液化气下游的消费命脉,不过,由于中石化的业务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与中石油实现统销的北方地区的市场环境存在很大不同,下游的选择范围相对更广一些,因为除了中石化,进口码头、中石油、中海油、分布密集的地炼及深加工企业都能够提供液化气。
“中石化的统销收效如何,现在无法定论。”ICISC1分析师表示,山东及沿江地区分布密集的地炼和深加工企业将是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企业不一定会跟着中石化的节奏走,到时就可能影响市场定价,让统销的力度受到影响。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Invest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on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 ·中国页岩气市场调研报告2012
- ·中国石脑油市场调研报告2012
- ·2013-2017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