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五大制约
被宣布为独立矿种、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公布……随着政策的逐步明朗,页岩气这一非常规天然气引发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在20日召开的“2012国际石油产业高峰论坛——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应用分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页岩气发展将成为改变中国能源结构的一次重要机会,也给诸多中小企业带来市场机遇。但页岩气规模化开发仍面临诸多制约,未来应加大投入,提高资源落实程度,加快配套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并进一步放开市场。
3月16日公布的《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2020年力争实现600-1000亿立方米。但国土资源部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的资源落实程度和资源数据可靠性都比较低,与美国差距十分明显。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页岩气潜藏资源量为108万亿立方米,可采量为24万亿立方米,年钻井数累计超过10万口,年投入资金达千亿美元,相关开发企业数量有上千家。中国的页岩气潜藏资源量为134.4万亿立方米,可采量为25.1万亿立方米,年钻井数不到50口,开发企业只有5家。
“我国每年用于页岩气开发的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几大石油公司合计年投入页岩气开发的资金也不超过5亿美元。总体而言,资金投入还很不够。”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潘继平称。
他指出,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主要面临五大制约:一是资源潜力落实程度低,资源前景有待进一步落实;二是尚未形成符合中国复杂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三是缺乏与独立新矿种相配套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如矿权招投标管理办法、储量评审、资料管理、勘探开发监管等,尤其是准入门槛与资质的制定;四是缺乏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五是气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基础设施不足,环境约束明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明确指出,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发展存在两大“致命伤”:一是缺少石油市场经济,缺乏中小石油公司、油服公司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参与;二是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
诸多难题中,潘继平认为,资源落实程度低要摆在第一位。“要实现页岩气开发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基础研究,不断落实页岩气资源。只有这样,我国页岩气规模开发的进程才能加快。”
“另外,页岩气勘探开发不能再现 玻璃门 、 弹簧门 ,也不能 一哄而上 。”潘继平强调,应加快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资质和准入门槛的研究制定,推进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的制度化、常态化。此外,加强钻完井、储层评价、压裂增产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逐步放开天然气出厂价,建成非常规油气公平入网机制,推进小型LNG或CNG项目建设等也很关键。
张抗认为,中国页岩气的巨大资源量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而要实现其规模开发,必须市场化,打破垄断,积极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以体制改革换“千帆竞发”。“不同公司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大公司应该常规、非常规油气开发兼顾;中小石油公司可以多种形式联营、兼营;油服公司则可以考虑在配套体系中 一招鲜吃遍天下 。”他称。
“要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之前与石油公司、油服公司有一定合作关系、有相关技术储备的公司比较有优势。而对于这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勘探类公司将最先受益,之后是装备类公司,然后是油服类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潜能恒信、恒泰艾普、江钻股份、杰瑞股份等。”一位券商分析师说道。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Invest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on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 ·中国页岩气市场调研报告2012
- ·中国石脑油市场调研报告2012
- ·2013-2017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