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天然气

天然气价格已到不得不改的时候

2012-01-09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两广”地区的天然气价格试点和日趋严重的供需矛盾表明,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两广”地区的天然气价格试点和日趋严重的供需矛盾表明,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自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正式通气以来,中国的天然气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7年,所到之处,各地均掀起大规模的抢购高潮,使用量每年翻着跟斗往上涨。

  受此影响,上游供给缓慢增长与下游需求膨胀式发展的矛盾正日益突出。每年冬天在北方取暖压力下,部分地区的冬季和夏季用气的峰谷差甚至能够达到8∶1。对于主要依靠管道运输的天然气,有限的管道容量并不能让管网公司随心所欲地扩容,而理应承担起调峰能力的储气设备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大部分行业内人士都认为,各个城市应当建立起自己的调峰能力,但迫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各地并不愿意轻易投入其中,而是将调峰的压力全部压在上游供气商身上,这导致一旦出现极端的天气情况,只能通过“停工业保民用”的方式来勉强度过用气高峰。

  短期看,理顺天然气价格,鼓励社会各方投入更多的财力进入到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中,将有利于缓解各地冬季供气的矛盾;长期看,理顺天然气价格,将“政府定价”改为“市场定价”,也是天然气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

  但天然气价格改革显然并不是简单几步就能完成,价格的任何波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作为未来中国能源结构的增长主力,在国内供应有限的前提下,只有理顺价格,才能充分发挥进口高价天然气的补充作用。

  中国正处于从天然气的专营和财政补贴阶段向纵向分拆和开放管网阶段的过渡期,“两广”地区天然气价格试点就是基于上述背景推出的。虽然“两广”的“市场净回值”依然并不能称为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但毫无疑问,与“成本加成”法相比,它更符合纵向分拆和开放管网阶段的天然气定价需求。

  可以预期,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在当前以行政主导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下,来自供应层面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向全国范围推广更市场化的“市场净回值”方法,已是大势所趋。

  镁光灯打在“两广”天然气价格试点上,但这只是整个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一小步。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不能引入有效的竞争,与中国天然气市场特殊阶段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将很难建立。

  如何让天然气市场更有序地发展,已成为监管层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在天然气市场配套制度建设方面,“缺课”太多,必须尽快从整体上对相关制度环节进行完善,而首要之举是,监管层本身必须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只能陷入到不停地修修补补当中。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