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能源消费

能源转型:亟须内生性动力

2011-12-09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又到备战冬季用电高峰期,电价在意料中上调。

  又到备战冬季用电高峰期,电价在意料中上调。

  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多缺电4000万千瓦时。日前,国家发改委终于在全国范围内上调电价,以缓解煤电价格矛盾。表面上看,这是煤电因定价机制产生的矛盾,实际上,它折射出的是能源供需矛盾。按照英国石油公司最新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从近日召开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下称《报告》)发布会上了解到,尽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能耗强度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受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能耗强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摆出这样一组数据:我国GDP去年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规模的经济体,但能源消费却是日本的5倍;我国和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几乎相当,但GDP只是美国的1/3多一点。

  由此可见,中国在能源使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能源发展关键是促转型

  我国要从过去能源供给主要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移到两个战略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能源经济的转型,第二个问题是转移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上。

  能源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实情况是,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能源消费从2002年步入拐点,进入高速增长期。“而从今年年初各省市公布的"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目标来看,很多地方仍然还是更加关注经济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内容上没有太大改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在《报告》发布会上对我国未来能源消费问题表示担忧。

  尽管从《报告》分析来看,“十二五”期间能源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由于地方发展经济的冲动很大,GDP增速都提得很高,很难作出能源消费总量低的预测,这就给能源供应提出难题。

  周大地算了一笔账,如果各省都按照各自“十二五”规划执行经济增长指标,那么全国的能源需求可能高达50亿吨标准煤。而对于如此天文级别的能源需求,要么是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实际的能源需求量并没有这么高,要么是能源供给无法满足经济发展。

  因此,周大地认为,先确定经济发展的预期,再通过能源投入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样的能源消费模式不再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的观点是,我国要从过去能源供给主要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移到两个战略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能源经济的转型,第二个问题是转移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上。

  “因为,从政策角度看,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自身的问题,诸如能源自身管制问题、节能减排的目标推进问题、能源消费总量问题等,还应该放在促转型上。”冯飞说。

  推动转型的因素,一是能源安全问题,二是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不过,这些都是外部驱动因素,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但是,在对GDP的持续崇拜和发展的压力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能源安全问题与全球环境气候变化并不能产生能源转型的原动力。

  “所以,如何把外部形成的驱动因素内生到能源系统中去显得非常关键。”冯飞表示。

  据了解,我国“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将分解落实到各地政府,各地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和考核。但为体现鼓励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节约的政策,各地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及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新增消费量在考核中将被扣除。

  这不失为一种驱动力。但是冯飞认为,能直接蹬动“促转型”单车的两个轮子技术与体制机制才是能源转型的核心因素,而后者又是更根本的因素。

  下定决心推进体制机制有序改革

  要改革不符合现实的能源价格体制,需要决策者痛下决心,引入市场有序竞争,引入社会舆论监督,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

  对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周大地认为现在就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促使地方政府发展低能耗、高产能的行业,而价格是一个很好的调整工具。不过,价格问题只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之一。

  冯飞清晰地提出体制机制改革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处理好价格问题。这不仅仅是涨或不涨价这种直观的问题,而是涉及能源定价机制的改革;二是需要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在我国,最高效的行业都在具有高度竞争环境的领域,即使能源领域情况较为复杂,比如存在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网、天然气管网等,但必要的竞争仍是能源领域健康发展的基础;三是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要以政府改革为重点,通过政府符合市场规律的有效监管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

  就当前社会针对能源价格提出的诸多质疑以及产生的诸多争论,冯飞认为正是由于能源价格存在扭曲,才导致能源资源的错配。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错配的能源资源影响的不仅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更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不可忽略的阻碍作用。

  事实上,价格矛盾越来越不好处理。包括煤电价格、成品油价格等问题,越拖带来的缺口越大,晚改不如早改,而且,一次性大动作地改不如现在就有序地改革,因为一次性改对行政机制影响重大。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对日本的重化工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迫使日本调整整个经济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要改革不符合现实的能源价格体制,需要决策者痛下决心,引入市场有序竞争,引入社会舆论监督,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如对社会弱势群体采取必要的能源补贴措施等,坚定地落实能源领域既定的改革方针。

  冯飞还认为,当前电力体制的改革是我国能源领域中最具备改革条件的行业。前不久,电力体制改革时隔9年后终于迈出新的步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京挂牌成立,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了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电力行业主辅分离取得实质性进展。

  冯飞建议,在我国“十二五”期间,电力体制特别是电力价格体系可以在既定方案中更大胆地向前走一步。目前发改委的系列举措似乎正在印证他的观点。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