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能源

中俄能源合作再度升温

2011-10-19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趁着普京南下带来的西伯利亚政治“暖流”,一波多折、久拖未决的中俄原油价格和气价的谈判终于迎来曙光:中俄管输原油价格达成一致,天然气价格谈判开始坚冰融化。

  趁着普京南下带来的西伯利亚政治“暖流”,一波多折、久拖未决的中俄原油价格和气价的谈判终于迎来曙光:中俄管输原油价格达成一致,天然气价格谈判开始坚冰融化。
  
  10月1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普京宣布参选下一届俄罗斯总统后首次出访外国,不出意外的话,普京将无悬念地当选下一任总统。这次访华也被外界认为“极具象征意义”,可以看出普京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侧重点,并为其任职期间中俄关系和中俄能源合作定下了一个暖色基调。


  
  普京南下油价“一统”
  
  这次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外交行动,普京不仅带来了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和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的首席执行官在内的160人的豪华团队,还有价值55亿美元的合作,更直接带来了中俄管输原油价格一统的好消息。
  
  双方并没有就谈判细节和协议对外公布。业内人士称,因为影响较大且波折较多,中俄能源谈判的细节一般都谨慎发布。对于这次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细节,中国石油(601857)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认为,较大可能是中方的让步也不小,目前不便于发布。
  
  “中国在寻求油气进口多元化,而俄罗斯则是寻求油气出口多元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分析认为。这次达成共识再次表明纵使存在诸多分歧,但在油气资源领域加深合作,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同时,除了油气等经济合作,在国际战略合作等方面有着更为现实和宏观的考量,双方的相互需求最终突破了油气价格等技术性障碍。
  
  事实上,在目前中俄各领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是最受关注的。中俄原油管道建设成功正是得益于两国高层的政治共识,双方都认为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战略性的长期合作,获得了来自两国政界的强大推动力,油价一统也在意料之中。
  
  目前美国正在进行“页岩气革命”。最近,在德国、波兰和乌克兰相继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欧洲也在开始加速摆脱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依赖。而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能源需求显然是补了这个缺,也给亟待发展经济、重振国威的俄罗斯提供了机会。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消费市场,而中国进口原油的五分之一也来自俄罗斯。
  
  气价谈判年底有戏
  
  与管输原油价格达成一致相比,还有一个更引入关注的双方未来30年的天然气合作项目,这也被认为是普京此次访华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双方在价格问题上的分歧,通过此访也有望得到解决。
  
  由于报价分歧,中俄一直未能就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俄罗斯主张,中国应接近欧洲客户的价格,大约为每千立方米300美元。但考虑到中国和欧洲的发展差距,这很难做到。经过多次磋商,中方做出让步,中方上限为每千立方米250美元。
  
  近日,普京的来访显然为久拖未决的气价谈判带来了春的信息。
  
  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近日在北京与随团而来的中俄能源谈判俄方代表、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共同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工作会晤。王岐山指出,对于天然气合作,中方对此始终抱有坚定信心,愿本着最大诚意,与俄方积极商谈。俄方代表谢钦之前也曾表示,取得了富有意义的进展。
  
  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透露,中俄两国对于天然气合作项目的定价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只是现在还没有确切的信息来证实具体的定价情况。
  
  俄罗斯总理普京11日表示,两国在天然气问题上的谈判也已接近完成,并正在探讨开辟新的能源运输线路。
  
  业内人士分析,从这种措辞上看,双方在天然气合作上很快就会有成果,但最终的结果还得双方作出让步。“如果不出意外,会在今年年底前达成一个协议,当谈判完成后,双方的天然气管道建设等工程也会陆续开始。”庞昌伟说。
  
  谨慎乐观以防变故
  
  从目前会谈的结果看,中俄关系总体向好。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并不意味着未来就能一帆风顺。
  
  2009年初,中国为了从俄罗斯获得石油给予了250亿美元贷款,管线设施建设几乎由中国包揽投资。投了血本的中国寄望于俄罗斯“投桃报李”,由东西两个方向从俄罗斯获得大量天然气。但曲折的进展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难以如愿,事情往往在即将签字的关键时候出现波折、变故和延宕,这几乎已经成为规律。今年以来,因双方在最初签订的协议中没有做出相关明确规定,中俄企业在管输原油价格问题上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分歧。
  
  有鉴于这种“受气”的能源合作,此前国内不少媒体都建议要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和能源独立,减少对某个国家油气资源的依赖,以免受制于人。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可:国内有大量天然气资源和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在内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一方面可以加大投入开发,另一方面像这样的高价天然气,中国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应该寻求与更多的国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但王海运认为,双方企业因为商业利益产生摩擦是很正常,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分歧,最主要还是双方企业通过艰苦谈判去寻找一个较理想的利益平衡点。寻求能源独立和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过程中,作为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则是其中不能绕开的重要一环。况且,除了经济商业合作之外,中俄还有不少政治和国际战略方面的共同诉求和协同。
  
  而从目前中俄政府双方的合作意向来看,未来几年,中俄关系总体向好,能源合作仍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加强国内能源开发和进口多元化同时,考虑如何在这种合作框架下寻求自我保护和平衡更为现实。
  
  已经参与和观察中俄能源谈判进程十余年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针对中俄能源合作中的波折和经验教训,要及时总结。任何项目都应该经过详实调研摸底,真正确定妥当了再谈合作,避免像前些年一样投入很多钱,反而因此受制于人。他建议可以与俄罗斯实现利益捆绑,目前中国对俄油气资源存在依赖,同样,中国在清洁能源上也有很多好的技术俄罗斯也有需求,可以在这方面实现利益捆绑和互补,以求挽回一些损失。
  
  冯跃威认为,除此之外,早在和中国进行能源合作之前,乌克兰等欧洲国家已具有多年同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的经验教训,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经验“养分”。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