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炭 能源消费主体

目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消费主体

2011-03-30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目前,在我国煤炭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等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难以为继。   

  目前,在我国煤炭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等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难以为继。
  
  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去年,我国京藏高速公路多次出现大规模堵车现象,几度拥堵长达上百公里。其中原因之一是过往车辆大多是运煤的大车。这些大车个头大、载重多、速度慢,尤其是冬季用能高峰时车流量巨大,导致京藏高速大堵车。运煤车多正是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水平落后的一个具体体现。
  
  目前,在我国煤炭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等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和改善,随之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都在近2亿吨标准煤的水平。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能源消费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09年11月,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这些都意味着我国不能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发展,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走保护环境的绿色能源之路。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作为一个独立章节,明确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量等多个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第一次写入五年规划。我们要面对挑战,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速优化能源结构,在“十二五”期间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一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在煤炭开发与转化方面,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启动新疆煤炭基地建设。依托以上煤炭基地建设若干大型煤电基地。同时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在石油方面,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形成塔里木和准格尔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5个油气规模生产区,加快近海海域和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加大煤炭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适当增加炼油能力。
  
  在电力方面,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
  
  同时,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是要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新能源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依靠新能源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将是个长期过程。因此,应对资源和环境挑战,必须始终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原则,同时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储备设备。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与调峰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对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低效能产业的技术改造。要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等多种市场方式,坚决避免以拉闸限电等简单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要根据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科学安排节能减排指标。
  
  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能源运输和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建设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十二五”发展大幕已经拉开,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既定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能源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