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天然气

【中国经济时报】破题天然气调峰困境需理顺价格

2012-01-10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前几年席卷各地的那场‘气荒’,调峰能力不足影响很大。”一位熟悉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冬季与夏季存在较大的用气峰谷差(天然气使用高峰期与低谷期的落差),“气荒”容易出现在冬季的北部地区。

  调峰困境凸显
  
  在经历近七年的跨越式增长后,天然气的调峰困境逐渐显现。
  
  “前几年席卷各地的那场‘气荒’,调峰能力不足影响很大。”一位熟悉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冬季与夏季存在较大的用气峰谷差(天然气使用高峰期与低谷期的落差),“气荒”容易出现在冬季的北部地区。


  
  天然气的管道输送能力相对稳定,但各地在不同季节的使用量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导致一些地区极易出现“夏天气多用不完,冬天天然气不够用”的情况。
  
  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销售)公司党委书记秦刚称,依据去年的每日平均供气量,西气东输沿线夏季和冬季的天然气峰谷差为1∶1.3。
  
  而在北部冬季采暖集中的区域,峰谷差更明显,北京地区甚至能达到1∶8,这意味着冬天一天使用的气量将达到夏天单天用气量的8倍。
  
  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从上游气田开采到下游输送,天然气管道建设需要量身定做,任何采气和输送能力上的调整,都必须提前计划很长时间,所以应对峰谷差最好的办法是把夏天多余的气储存起来。
  
  然而,与快速增长的需求相比,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中国石油[10.120.90%股吧研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说,天然气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很短,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单靠管道调峰已满足不了越来越快的需求,彻底改善供需矛盾还需要时间。
  
  “夏气冬用”成本大增
  
  一些地方燃气公司已经在尝试建设自己的储气能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采访时看到,合肥在城市郊区建设几个液化天然气装置调峰。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当地已建成一个液化天然气(LNG)储气罐和两个压缩天然气(CNG)储气罐,基本能够保证当地居民在上游供气完全停止的情况下,10天左右的正常使用。
  
  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储气装置,地方对建设储气设施积极性并不高。
  
  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士透露,将夏天用不完的天然气处理成液化天然气后,每立方米天然气将增加将近2元的成本,由于天然气零售价格由国家发改委确定后长期未调整,这些成本压力必须靠地方燃气公司自己解决。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大部分地方燃气公司更愿意寄希望于上游供应商,但在中国内地想要寻找合适的储气库并不容易。
  
  中石油金坛储气库的一位人士称,从2000年开始,中石油就已经开始对西气东输一、二线周边区域进行勘探,寻找适合做储气库的地方,在勘探完所有的油气藏后,从97个有可能具备做储气库条件的地质构造中,挑选出来6个,目前有2个已经投入运营,其他4个还在做可行性研究。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大型天然气储气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只有大港储气库、华北油田的储气库、以及位于江苏的金坛和刘庄储气库。这些储气库的调峰能力在25亿立方米以内,而去年国内天然气的消费量已达到1100亿立方米。
  
  “已建成的这些储气库,并不能调节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需求,只能满足储气库周边地区的天然气需求。”上述人士称。
  
  种种迹象显示兴建液化气储气罐显然比寻找合适的地理构造做储气库显然更现实。
  
  破题需理顺价格
  
  与天然气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相比,中国在天然气的调峰能力建设上差距明显。美国近30%的天然气储存在地下储气库中,相当于有30%的调峰能力,而中国仅有不到3%的调峰能力。
  
  “国外成熟的市场,在天然气的供应高峰阶段,都是靠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来实现稳定供应。”刘毅军建议,中国可以学习美国模式,政府限定天然气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不同气源执行不同的价格,通过经济手段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
  
  市场人士认为,只有调动各方参与储气能力的建设的积极性,才能破解当下天然气“气荒”。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进一步建议,要提高上游油气供应商的调峰积极性,政府需要给予税收、土地方面的优惠,同时完善天然气储备市场的商业化运营,保证企业有利可图。而对于地方燃气公司,差别气价是提高其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高储备天然气的使用价格。
  
  宛学智强调,日调峰、月调峰、季调峰的职责分配并不能完全分开,天然气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应当时刻做好准备,协同处理各种形式调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