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多晶硅企业

【国际商报】国内多晶硅企业九成停产价格跌破成本

2011-12-23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峰值350万元/吨,到今年11月20万元~23万元/吨的均价,近330万元/吨的落差,不仅挤破了多晶硅行业存在的价格泡沫,更以仅为30万元~40万元/吨行业平均成本价一半的差价,挤出了多晶硅企业的“血泪”中小型多晶硅企业不堪成本压力,纷纷停产关门。

  从峰值350万元/吨,到今年11月20万元~23万元/吨的均价,近330万元/吨的落差,不仅挤破了多晶硅行业存在的价格泡沫,更以仅为30万元~40万元/吨行业平均成本价一半的差价,挤出了多晶硅企业的“血泪”中小型多晶硅企业不堪成本压力,纷纷停产关门。


  
  价格狂泻成本倒挂
  
  2003年德国光伏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推动了德国乃至欧洲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需求由此出现爆发性增长,价格飞速上涨。到了2008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更是一举达到350万元/吨。一时间,多晶硅行业成了万众瞩目的暴利行业,投资建厂、增资扩厂蜂拥而至,而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世界多晶硅生产大国之一。
  
  之后,国内多晶硅行业曾经历了一次价格下跌。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晶硅价格开始急速下滑,2008年~2009年跌落至40美元/千克,不足巅峰时期的1/10。不过好在进入2010年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下游光伏迅速升温,多晶硅在后期渐渐收回失地,价格逐步回升平稳,最高达到80万元/吨。
  
  但令众多国内企业没想到的是,眼前的相对平稳并不是多晶硅价格下滑噩梦的结束,反而是新一轮暴跌噩梦的开始。
  
  2011年3月,多晶硅价格短暂突破70万元/吨后一路跳水,仅3个月的时间,便每吨狂跌30万元至40万元/吨。之后曾经历过短期波折,但下行趋势未改,连续暴跌8个月。截至11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我国多晶硅主流价格已跌至20万元~23万元/吨。“这个价位已经跌破了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对本报记者直言。据他透露,国内多晶硅企业平均生产成本为30万元~40万元/吨,远高于目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我们的生产成本约在30万元/吨,而市场售价只有20万元/吨,每生产一吨要亏近10万元。”四川乐山一家中型规模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验证了上述分析师的观点。
  
  而造成国内多晶硅企业成本倒挂的触发因素,就是目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马海天共同指出,今年以来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使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陆续下调对光伏产业的补贴,经济政策紧缩使得电站开发融资变难,而欧元贬值则令下游企业蒙受汇兑损失;同时,随着欧洲光伏市场压缩带动的光伏电站抢装潮和企业多晶硅去库存调整期结束,多晶硅需求减少,价格应声而落。
  
  九成国内企业停产
  
  既然入不敷出,国内多晶硅企业自然不能再“赔本赚吆喝”,停产成了大多数多晶硅企业不得已的共同选择,包括部分处于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也难逃此劫。
  
  11月中旬,先是川投能源发布公告称,接公司参股38.9%的新光硅业书面报告,该公司已于近日按计划停车技改,计划停车技改时间为半年;之后,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相继步上川投后尘,在12月2日同时对外公告停产。“近期多晶硅市场低迷,价格暴跌,公司控股子公司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项目借款归还压力加大。”乐山电力在发布的公告中称,为有效降低多晶硅生产经营风险,减少经营亏损和日常经营支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经乐电天威硅业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乐电天威硅业公司30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线于2011年11月起停产实施技改。
  
  而数据显示,就在一年前的2010年度,乐电天威硅业公司生产多晶硅产量为1617.60吨,实现销售收入57620.64万元,净利润为58.70万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不少企业已停产有一两个月,只是现在才宣布,且公告未公布停产期限。如此看来,很难说不会影响相关公司业绩表现。
  
  据马海天介绍,截至11月底,国内有九成多晶硅企业陷入停产关闭状态。目前除保利协鑫、赛维LDK等还保持全速运转外,其余多晶硅厂商几乎全部减产甚至关停;行业开工率较两个月前大幅下滑,国内产能已较年内高峰期时降低三成以上。
  
  上市企业情况尚且如此,一些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情况就更加糟糕。据浙江一家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总经理介绍,公司原本年产能有几百吨,不过已经减产了好几个月,而周围同类企业不少已经停产。“上半年的时候,产品还能销售出去,现在不仅价格低,生产出的产品也卖不出。这样的情况没有人敢全力生产,现在只是维持生产线最低运转。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多晶硅行业整合:1+1>2?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将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规划从原来的5GW上调100%至10GW后,再次上调50%达到15GW,中国对太阳能产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这也决定了当国内多晶硅价格暴跌。九成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窘境时,相关部门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工信部于12月12日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对多晶硅生产的选址、能耗、环保、规模做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即要求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应小于60千瓦时/千克。此后,工信部又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20家企业名单,保利协鑫、赛维LDK、昱辉阳光、东方电气、天威保变、特变电工等知名企业麾下多晶硅公司纷纷跻身其中。《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时间恰到好处,并不是心血来潮。事实上,早在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公布前,工信部就曾牵头组织各部委赴四川、河南等地与多晶硅行业企业座谈展开调研,了解行业、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而选择此时发布推动,则是与当前外需市场萎靡,多晶硅价格暴跌,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现实促进分不开的。
  
  据悉,相关人士透露,公布第一批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企业名单只是第一步。后期,这20家企业有望成为市场和政府双推动下,国内多晶硅行业整合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企业的主体。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商议制定相关行业扶持的政策。
  
  当然,理论上讲,在外部环境不佳背景下,整合国内多晶硅企业和过剩产能不失为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多晶硅产业升级的良策,但实质操作中,又是否真能做到1+1>2呢?前景似乎并不是非常明朗。
  
  据了解,很多国内的多晶硅巨头企业并不想借此将中小企业纳入自己麾下,因为这样做达到的效果往往可能是1+1
  
  毕竟不同的企业使用的技术不同,所使用的生产设备也会有区别,并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对自己的生产特点进行改造。如果采取重组兼并的方式将这些企业收入旗下,对于这些中小企业原有生产设备的改造成本,将远高于大企业重新建造一条新的多晶硅生产线。
  
  另外,作为小企业自身而言,特别是投产较早的小型多晶硅企业,早期一条多晶硅生产线的成产投入远远高于目前的价格。如何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令小企业回收到与当初投入相匹配的成本,无论是实际操作还是现实市场状况,都决定这一目标很难达到。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多晶硅小企业是否还愿意参与整合,答案就很难得知了。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行业整合确实是目前国内多晶硅产业已知的最优出路,而相关部门的参与指导,也的确能够帮助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少走弯路,整合更加有效,但结果却很难确定,究竟是“1+1>2”还是“1+1
  
  这个冬天“剩”者为王
  
  大量企业停产,使得多晶硅供应量快速下降。事实上11月多晶硅价格已出现止跌企稳迹象,但这并非意味着价格反弹立即就会来临。
  
  业内人士预警,欧债危机引发的多晶硅下游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压缩效应仍在扩大。继组件生产商后,多晶硅产业正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事实没有改变,而在外需不振触发下,多晶硅行业的大肃清也一触即发。
  
  企稳难止损多晶硅寒冬未过
  
  尽管11月多晶硅价格仍不乐观,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马海天直言,多晶硅多月的连跌之势其实已经有所企稳。
  
  究其原因,马海天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大面积停产,使得多晶硅市场供应量快速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多晶硅跌速过快的情况。同时“由于价格持续走低,韩国OCI、瓦克等国外一线大厂也对自身多晶硅产量进行适当降低,从而造成进口量由高位逐渐回落。”马海天说。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4565吨,环比下降29.6%,同比增长7.6%,1~10月份我国共进口多晶硅53109吨。具体来看,10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1280吨,下跌33.1%;从美国进口多晶硅1240吨,下跌12.5%;从德国进口1211吨,下跌15.8%。
  
  不过,马海天也提醒,企稳只表示多晶硅价格已经跌到谷底,却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反弹会接踵而至,后期预计多晶硅价格会维持在20万元/吨左右波动,企业面临的成本挑战依然很大。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也表示认同,他从宏观角度分析称,作为上游企业,多晶硅价格取决于下游光伏产业的需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他表示,欧洲市场占据中国光伏组件出口90%份额,但近来欧债危机不仅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欧元区重点国家主权评级都面临下调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欧洲财政收缩政策很难撤销,严重依赖政府财政扶植的新能源产业市场继续萎缩可以预见。
  
  同时,全球经济也面临再次衰退的危险。宋亮称,新兴产业投资必然会受此影响,再加上多晶硅、光伏企业一直觊觎的国内市场,虽然有“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作保,但真正激活见效还需时日。因此,“多晶硅企业的寒冬还未过去,最早也需等到2012年下半年方能见到转暖的迹象。”宋亮说。
  
  整合时代到来阵痛后就是春天
  
  事实上,尽管再三强调外部因素对国内多晶硅产业的冲击,但国内多晶硅企业本身也并非无可厚非。
  
  赛迪顾问工业化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洛阳中硅、徐州中能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这类厂商虽不具备与国外传统多晶硅厂商完全抗衡的能力,但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且具备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潜力;第二类则是技术落后,完全不具备竞争实力,完全是为了抢搭多晶硅暴利时代快车的中低端多晶硅企业。而恰恰就是国内这第二类多晶硅企业,在外需本就萎靡的背景下,进一步拖累了国内多晶硅产业。
  
  在此轮暴跌中,就出现了中小厂商抛售导致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现象。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韩玲提到,外部需求萎靡导致的多晶硅价格下滑,使得部分厂商开始通过降低现货价格刺激需求,但由于下游厂家仍有长单在手,现货成交量有限,多晶硅需求依然不振,这时部分多晶硅厂商更进一步开始降低长单价格,形成多晶硅价格恶性循环,最终不仅市场需求依旧疲软,多晶硅价格也在恶性竞争降价中一路走低。
  
  浙江一家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总经理就表示,该公司目前多晶硅的报价为30万元/吨。他称,确实听说有些厂家以27万元~28万元/吨的价格出货,不过由于无法承受过多的亏损,低于30万元/吨他不会考虑销售。
  
  即便如此,这仍只是国内多晶硅产业体制问题的冰山一角。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表示,正是在前两年多晶硅暴利驱使下,国内厂商特别是中小低端厂商一窝蜂抢产,但大量投资未投向提升技术、降低成本,而是用于规模扩张,加上多晶硅初期投资具有总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达产时间长三个特点,往往不能及时根据下游需求调整产能,结果不仅导致产能过剩,且生产成本高于国外企业,为本就萎靡的外需市场带来的价格暴跌雪上加霜。
  
  因此,宋亮表示,尽管国际环境给国内多晶硅厂商带来了压力,但是也暴露出了国内多晶硅产业长期的问题,“现在正是产业肃清的好时机,要充分利用目前的外部压力,挤掉国内多晶硅产业低端、高耗能等多余产能,期间必然会有阵痛,但只有整合才能令国内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也称,外部市场萎靡令一些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不得不停产,甚至退出该行业,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多晶硅企业正好借此逆势扩张产能,乘机提升市场份额,创新生产技术,采用冷氢化生产方法,尽量降低成本,在行业洗牌中度过难关并更好地生存下去。“毕竟,在美国、中国等亚太新兴市场的带动下,未来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很高的活跃度,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将逐年递增,因此多晶硅仍然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宋亮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