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凭借力

【国企】好“风”还须凭借力

2011-11-08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千瓦。到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2020年后,国内风电价格将低于煤电的价格,国内现行的风力发电补贴政策将逐步取消、退出。”

  “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千瓦。到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2020年后,国内风电价格将低于煤电的价格,国内现行的风力发电补贴政策将逐步取消、退出。”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以下简称《路线图》)正式发布。


  
  《路线图》为中国描绘了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蓝图。在人们为之振奋的同时,世界第二大风能展会期间发布的《中国风力发电评价体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则为我们泼了一盆冷水。《研究报告》指出了中国风电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生产过程质量保证不完善、风电机组性能不稳定、并网适应性较差、运维和技术服务能力跟不上、风电场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较低、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单纯的价格竞争有导致“低价低质”的风险等。
  
  发展隐患不断,犹如一颗颗地雷,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中国不得不面对过快发展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从快到稳、从大到强无疑是制约目前风电发展的一个瓶颈。
  
  投资速度风驰电掣
  
  在甘肃酒泉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集中布局了32个大型风电场,总装机规模高达500多万千瓦。平均20平方公里就有1个10万千瓦风电场的酒泉只是中国风电发展的一个缩影。蒙东、蒙西、甘肃、新疆、东北、河北、江苏、山东八大风电基地建设先后展开。到今年底,除西藏以外,全国都将拥有风力发电。
  
  “十一五”期间,中国风电吊装规模连续5年翻番增长,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风电设备产能同样跃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已经突破4400万千瓦,风力发电50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尽管去年以来增速放缓,但中国风电产业的长远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路线图》预测,从2011年到2050年,风电开发带来的累计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表明继续推进风电的规模化发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李俊峰表示。与此同时,2010年国家审计结果表明,风电企业的主要代表中国央企的风电企业或资产普遍赢利。随着风电设备单位投资水平下降、风场选址水平提高,以及风电机组效率提高,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风电制造业的激烈竞争必将迎来兼并整合时代,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
  
  在中国的风电市场,以央企为代表的运营商正在成为绝对的强势力量。成立时间并不长的风机制造商国电联合动力依靠龙源电力,迅速跻身国内前三名。大唐集团也收购了华创风能70%的股份,中国最大的两家风电开发商都有了自己的制造企业。大唐新能源风电副总经理胡国栋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中国风电产业的纵向整合正在发生,即下游的风电场运营商正在收购上游的风机整机生产公司。这种整合将有利于风电场和风机生产商更直接的沟通,风电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风机制造商,使得风机制造商有针对性的研发及生产,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和风机质量。
  
  运营质量亟待提高
  
  然而,世界第一风能大国的光环却不能掩盖中国风电发展质量的相对滞后。来自国家电监会的公开报告显示,仅酒泉地区今年以来各风电场发生电力设备故障就达35次。其中,电缆头故障造成集电路跳闸21起,保护插件故障造成设备跳闸或开关拒动5起,其他故障9起。以上故障中,引发大规模脱网的事故有4起。
  
  “最近中国风电设备发生的事故比较多,暴露出风电企业快速发展中的问题,也暴露出行业管理方面的不足。很多发生的问题都是在不同企业之间重复发生。有鉴于此,能源局将对风电设备质量问题进行监管,针对企业更换风电机组重要部件,也要逐步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称。
  
  与投资建设的风驰电掣截然不同,风电的运营质量难以望其项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中国风电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技术、可靠性和开发水平上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值得我们思考。国内风电机组的低价也给机组性能和质量保障带来了问题。
  
  对此,中投顾问公司高级顾问李胜茂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指出:“出台18项风电技术新标准、对风电设备质量加强监管、建立事故报告制度等一系列举措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国家在调控风电发展节奏。换句话说,现在进入了从迅猛发展到稳定增长、从过分重视规模和速度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整治阶段。至少得保证前期4400万千瓦产生实际效益,从产能变为产量。”
  
  “从一定程度上说,风电发展前景,决定于行业监管水平。”李胜茂向记者表示,“风电快速发展中存在很多乱象,只有先立规矩才能实现质量效益与规模速度的兼顾。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一定要标准先行、监管先行。绝不能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
  
  并网难题
  
  目前,中国风电面临着并网难、事故频发、低价竞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风电的市场制约变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风电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4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并网容量只有2956万千瓦,还不能保证满发。风机故障、风电脱网等事故时有发生。
  
  “风电最大的弱点是资源的不确定性。受风能资源的随机特性影响,风电规模化发展在并网运行方面遇到新的困难。”史立山分析说,这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经济性问题。这个经济性不只是风电本身的经济性,还有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问题。如果不考虑成本,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可灵活运行的备用容量或储能设施,电网可以接纳很大比例的风电。如果考虑成本影响,可能就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对风电的运行有影响,包括认识水平、管理体制、企业利益、地方利益等。
  
  史立山表示,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并网管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风电技术的进步,而且涉及电力系统的重构、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电力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电力行业总体上实现了厂网分开,但电力系统运行仍以计划手段为主,地方一些部门仍对电厂的发电安排计划,输配售没有分开,电网企业与调度企业的一体化,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促进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十分必要。这个体制地区间应该是开放的,电价是反映供需关系、环境成本和资源特性的,调度原则是公开透明,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史立山表示。
  
  由大变强需要多方努力
  
  大而不强是中国许多行业的通病,风电行业同样不例外。而2011年,被业界视为是中国风电产业从高歌猛进回归理性发展的重要过渡期。
  
  “中国虽已成为风电大国,但还远非风电强国。”中国风能协会主席贺德馨说,中国要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两大战略性目标,必须加快风电产业的转型——从风能大国转向风能强国,从风能制造变身风能创造,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对于目前火热的海上风电,《研究报告》提醒称,应对风险给予足够重视。“开发商不能为了得到项目而降低电价,制造商不能为了得到订单而忽视质量。国家要完善相应的示范、开发程序,防止不成熟的技术盲目下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风能大国到风能强国的转型成为本届风能大会上被提及最多的言论。
  
  李胜茂对记者表示,促进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中国风电发展速度的理性回归,促进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最理性的选择。在风能产业产能规模被限制的同时,有关部门对产业发展质量给予了更高重视。未来十年,政府将引导企业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鉴于中国风电运营时间比较短,维护管理等经验匮乏,风险不容小觑。除了加强并网能力的突破外,中国风电场的运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提高。此外,中国风电运营商应该奉行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标准制定等国际话语权。”李胜茂告诉记者,从风电大国迈向风电强国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还有许多艰巨的道路要走。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