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国石化 炼油

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已超95%

2010-11-29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石化透露,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已超95%、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已超80%,彻底扭转国外厂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设备材料垄断局面。

  中石化透露,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已超95%、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已超80%,彻底扭转国外厂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设备材料垄断局面。

  据经济参考报11月29日报道,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26日在中石化第三轮战略供应商会议上透露,目前,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已超过95%、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已超过80%,彻底扭转了国外厂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设备材料的垄断局面。”

  此次会上,中国石化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天钢集团、中国一重、中国二重、沈鼓集团等22家国内行业领先、实力雄厚的大型煤炭、钢材、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过去6年中,中国石化逐步推进与供应商战略合作。2004年11月,中国石化先后与神华集团、宝钢集团、鞍钢集团、中国一重等国内大煤矿、大钢厂、大制造厂开展了3年的战略合作。2007年11月,中国石化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范围,与23家国内大型企业开展了第二轮战略合作。

  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战略合作不仅提升了供需双方核心竞争力,更促进了供需双方从无序对立竞争走向有序合作竞争,也加快了重要设备和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在炼油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攻关研制,炼油装置的主要工艺设备绝大部分已实现了国产化,研制成果在全国各石化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加氢反应器、循环氢压缩机等关键装备的攻关研制,目前单系列800-1,000万吨/年规模的炼油装置的主要设备已立足国内设计、制造、成套建设。按投资计算,炼油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95%。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董事长吴生富介绍,近年来,中国一重与中石化的合作不断深化,先后承担了中石化洛阳石化、安庆石化等分公司多台反应器和换热器的制造任务。并且积极开展科研攻关,自行设计、开发、制造了国内首台换热面积最大的管壳式换热器———镇海循环气冷却器,打破了国外长期对大型换热器的垄断格局,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实现大型换热器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生富还透露,双方共同承担的金陵石化超大直径、超大壁厚加氢反应容器项目科研攻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目前,160吨空心钢锭已完成粗加工正在调质,壁厚400mm的试验环正在进行力学性能检验,筒节成型机已轧制出多件尺寸满足要求的产品。

  在乙烯装置成套装备国产化方面,中国石化自主研发了1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的裂解气压缩机组、丙烯制冷压缩机组等关键设备。这些重大设备已在中国石化的天津、燕山等乙烯改造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运行状态良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80%。

  “自2004年中石化首次与重要物资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沈鼓集团一直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表示,通过中国石化一大批项目的带动,使沈鼓集团在百万乙烯压缩机组等研制水平接近并达到了世界级产品水平,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在上述领域中的重大装备国产化实现了重点突破,中国石化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化装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实现了石化成套装备中多项关键、核心设备的设计制造国产化,节约了建设资金。据统计,“八五”到“十一五”期间,依托石化企业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研制和推广应用了重大国产化设备达2,000多套,与同期引进设备相比节约投资约70亿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主任蒋振盈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将按照“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国际化”4大战略,进一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炼油加工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大宗、通用、重要物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物资装备部将进一步加大集团化采购力度,“十二五”末中国石化集团化采购率将超过70%,战略采购率将超过80%。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