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能源战略 新能源

华北电力大学的新能源战略

2009-08-11 中国能源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 2002 年开始短短 5 年时间内,先后打造出 18 个新能源专业,成为我国新能源建设的生力军。科学发展观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为能源电力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是学校的重要服务宗旨。近年来,能源电力、光电信息、 IT 行业等 30 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学金鼓励优秀毕业生加盟。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构建 “ 3+1 人才培养模式,苏州联合举办 “ 中广核核电学院 ” 实行三年院校学历教育、一年企业专业学习与实践,学校已为国家核电技术领域培养输送了 700 余名专业人才,其中硕士 22 名、博士 1 名。保定 “ 中国电谷 ”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上建立了新能源 “ 学生创新与实训基地 ” 选派学生进点锻炼,调动学生科学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谷 ” 新能源基地中任企业 “ 老板 ” 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占 1/3 科技人员占到 1/2 今年 3 月 5 日,保定国家高新区企业华北电力大学专场招聘会 ” 上,新能源基地中的 24 个主干企业为该校毕业生一次提供了 450 个工作岗位。危机孕育新技术,变革催生新产业。今年 4 月中旬以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各院系组织学生到中国电谷 ” 参观见学,关注新能源战略转型和产业发展,学习地方和企业 “ 危 ” 中寻 “ 机 ” 精神品质,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 5 月 15 日,学校 2007 级电力创新实验班的同学到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保定电谷大厦开展目标教育实践活动,现场观摩光伏发电的设备和流程。通过到新能源企业实地参观见学,创新实验班同学感到抢占新能源战略高地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将新能源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立志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奉献自己全部力量。

 

 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新战略,华北电力大学率先踏上了绿色新能源的战略高地。学校坚持能源电力办学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新兴能源人才培养作为发展重点,走出了一条学科转型的崭新之路,从 2002 年开始短短 5 年时间内,先后打造出 18 个新能源专业,成为我国新能源建设的生力军。科学发展观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一、确立发展目标,铸就发展之魂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能源经济的飞速发展,面对国家能源电力产业战略转型,面对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华北电力大学认真回答和解决 “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 如何办好这样一所大学 ” 这两个重大战略问题,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办学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谋划学校发展,结合办学实际,明确发展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创新道路,全面构建起学校发展的战略理论体系。

  以科学发展为指引,学校提炼出 “ 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 ” 办学理念,凝练和弘扬 “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 ” 华电精神,确立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学校初步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 发展目标;确立了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 ” 16 字办学方针,明确了人才工程 ” 质量工程 ” 创新工程 ” 为主体的战略举措,实施青年教师 “ 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 ” 培养战略,把强化特色作为重要战略选择,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重点突破,谋求跨越,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目标力量。

  二、瞄准国家战略,增创学科优势

  学科建设和发展反映学校的整体水平与实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华北电力大学伴随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 50 年来,逐步形成了服务于我国电力工业的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体系。跨入新世纪,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和谐与创新兼顾,特色与一流同步,瞄准国家战略,拓宽学科视野,打破学科界限,电气、动力、自动化和技术经济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以 “ 能源电力 ” 为核心,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学科,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通过互相渗透、交叉融合,促使各学科内涵发展的同时形成了更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全面构建起 “ 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 ” 大电力 ” 学科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科间的协调和谐,将经、文、法、管、理等学科专业与新能源电力、环境保护产业科技发展相结合。管理学科适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突出电力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学科,围绕电力生产节能排放与控制,面向电力系统通信和电力信息的采集处理开展研究和教学,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依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建成 “ 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 ” 致力于新能源发展研究;法学专业以能源立法、涉电法律作为学科结合点,参与国家《能源法》起草工作,能源立法和能源政策、环境保护立法与政策等领域独树一帜。

  三、聚焦新兴产业,激扬创新动力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大学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和科技创新的主体 — 企业有机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华北电力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发展历史上先后隶属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能源部和国家电力公司等天然联系,继续保持原有的行业资源优势和发展机会优势,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五家大型发电集团公司组成的校董事会为桥梁,先后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网公司等十几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新联盟。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 ” 和 “ 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 ” 把服务国家能源产业转型作为提高学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学校还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煤炭、电信等 20 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组建 “ 节能研发中心 ” 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 ” 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 等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绿色煤电、环境保护以及国家新能源大工程、大项目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学校承担国家新能源科技项目的科研经费每年均以近 100% 速度增长,产生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家能源电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储备基地。

  学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 “ 减 ” 法又做 “ 加 ” 法。服务国家节能减排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 sec 高频斩波串级调速节能减排技术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研发的国第一套高压大容量电机串级调速系统,成功应用于企业多台高压电机的节能调速中,平均节能 25% 为改变大型电动机耗能过高、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四、突出培养特色,打造人才宝库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围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学校教学科研和课程建设与国家新能源发展重大需求相对接,实施 “ 产学研 ” 合作教育,突出 “ 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 ” 人才培养特色,搭建校企合作共育拔尖创新人才平台,不断强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能源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提供新动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创业就业开辟新前景。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