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拟购一日本炼油厂
在不断加大上游资源海外收购的同时,中石油也在加速下游资源的海外收购。本报记者4月13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中石油正在收购一家日本炼厂。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石化峰会上,中石油炼化分公司总工程师胡杰已经透露了此消息,但他称“收购这家炼厂的目的不是单纯为炼油装置,而是加强与该炼厂母公司的合作”。
中石油方面没有详细透露这家日本炼厂的名称。不过,新日本石油公司北京代表处负责媒体联络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证实,中石油收购的炼厂为新日本石油公司所有。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中石油以何种方式入股还在商谈之中,双方原定于今年4月成立合资公司,但这一计划已经被推迟,“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中日联手
新日本石油公司是日本最大石油进口商和营销商,也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炼商,拥有9家炼油厂,石油提炼能力超过130万桶/天。该公司在日本汽油市场占有23%的份额,经营着13100多个加油站。
从2004年起,该公司就开始向中石油提供炼油服务。日代工量从最初的4万桶/天上升到2007-2008年度的7万桶/天。同时,2007年开始,日本石油向中石油提供丙烯及其他树脂原料。
据了解,作为在日本首个投资项目,早在去年5月,中石油集团就已就收购新日本石油公司(Nippon Oil)运营的这家日本炼油企业49%股权一事进行谈判。
这一炼厂位于日本西部城市大阪,日加工量为11.5万桶。按计划,中石油集团将向这家炼油企业提供原油,加工后的油品在中国销售。
价格很有可能成为合资公司推迟成立的原因之一。
“谨慎气氛限制了交易活动,油气价格在短时间内暴跌造成了买方与卖方在价格预期上的差距,难以达成交易。”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永发说,有一些原本达成的交易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被推迟。
据徐永发提供的数据,2002年以来国际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上升的势头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急速降温。2008年全球油气行业上游并购交易额比前3年下降45%。其中公司级并购交易额下降47%,资产级并购交易额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滑。
“历史经验看,油气价格持续下跌往往引发行业并购整合潮,这一波整合潮肯定也会来临。”但徐预计很可能出现在今年下半年。
技术危机
如果收购这家日本炼厂成为事实,将是中石油在下游收购的开始。胡杰称,中石油对海外的并购机会相当关注,“不仅会关注上游资源的收购,而且在下游也在寻找目标,区别是关注点不同。”
“我们希望通过收购下游资源来获得技术、管理经验甚至管理人员。”胡杰说,中石油的下游收购目标地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但其下游的技术和产能尚不及位居第二的中石化。中石化还不是最可怕的对手,未来几年中石油的石化产品很可能要面对来自中东的冲击。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09-2013年全球将新增炼油能力7.5亿吨,新增能力(新建或改扩建)主要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其中中国和印度占25%,新增能力1.88亿吨;中东占20%,新增能力1.55亿吨。
“中东新增石化设施的目标市场是西欧和中国,一旦西欧市场受阻,东欧石化产品必然大规模向中国输出。”全球化工行业咨询商Nexant全球化工高级副经理Andrew Spiers称,短短几年内,销往中国的化工产品将从中东全部产量的3%上升到20%。
由于特殊的资源禀赋,中东的成本优势一直领先。以乙烯为例,其生产成本最低达100美元/吨,而我国石脑油裂解装置乙烯平均生产成本高达530美元/吨。
“我国曾向中东地区许诺,该地区产品进入中国收5%的关税长期不变。”中技深圳矿产资源公司副总经理褚夫童对本报称,如此一来中国化工产品面临的窘境可想而知。该公司于近期开始了中东化工产品的进口业务。
胡杰认为,如果仅是原料优势,中东产品还没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中东不仅炼化设施是最先进的,而且技术、管理水平都居全球前列,包括运营炼化设施的中东人都相当西化”,胡杰认为中国在以上几方面都不占优势。
“为应对中东石化产品的冲击,中石化已在天津、镇海等地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图降低生产成本。”中石油中国石油[11.94 4.01%]规划总院炼化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本报称,但中石油尚无此类计划。
“未来,中石油将在中国南方加大炼厂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尤其是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以市场换资源。”但胡杰表示,为引进技术而建合资炼厂的可能性不大。
按照胡杰的逻辑,中石油引进下游技术的重任需要通过海外收购来完成。
而此时,机会叠现。
去年7月油价下跌至今,国际大石油公司股价平均跌幅为40%,大型独立石油公司跌幅为50%,中小型独立石油公司平均跌幅为60%,部分小公司跌幅超过70%。
石化公司的情况更糟,据Andrew Spiers统计,从去年7月开始到今年2月,陶氏化学的股价下跌71%,美国化学公司Huntsman下跌88%,Nova Chemicals下跌93%。
“我们去年就曾就收购上述三家中的一家化学公司进行了谈判,当初因为价格问题没有谈成,但现在价格如此之低,情况可能有所改变。”胡杰对本报说。
此前,本报报道了中石油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将6000万吨的海外作业油气当量提高到2亿吨的计划。中石油在下游领域是否也绘制了战略蓝图?
胡杰对此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目标,收购的产能将视情况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石油将加快下游国际收购活动的步伐。”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Invest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on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 ·中国页岩气市场调研报告2012
- ·中国石脑油市场调研报告2012
- ·2013-2017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