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石油

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或达60%

2009-01-08 中国能源投资网
 

  快速增长的对矿产资源的长期需求,将给中国带来挑战。上个月获批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下称《规划》)预测,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

  加快大油田勘查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规划》。

  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成为《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产量方面,胡存智表示,到2015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石油2亿吨以上,天然气1600亿立方米以上,地面抽采煤层气100亿立方米。

  但这也很难满足国内发展的需要。《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石油5亿吨,铁矿石13亿吨。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新发现约6个亿吨级油田和6~8个千亿方级气田。2011~2015年新发现约10个亿吨级油田和8~10个千亿方级气田。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表示:“现在我们国家每年石油的探明储量都要增加9亿吨左右,而且从2000年以来基本上保持年增加9亿吨探明储量。

  根据国土资源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在2007年新探明冀东南堡、大庆古龙和长庆姬源3个亿吨级大油田。

  买油支出可观

  虽然从《规划》来看,中国2007年原油开采为1.87亿吨,规模居世界第五位,但经济的发展使得进口原油也在持续增加。

  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在50%左右。

  此外,中国的原油进口尚未摆脱来源地过于集中,且多为政局不稳定地区的矛盾。上述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国进口原油有54.9%来自亚洲,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有30.8%来自政局不太稳定的非洲。

  油价波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08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原油16451.5万吨,同比增长9.5%。为了进口这些原油,中国总共支付了1238.8亿美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3.2%。

  《规划》提出,要确保全国石油产量稳产并保持稳步上升。“2亿吨的产量我们希望能够保持30年,但能够增加多少还要根据实际的开采情况来看。”鞠建华会后对媒体表示。

  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

  《规划》提出,要积极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在东南沿海适合建设大规模地下储油库的地质构造区进行勘查,为大型地下储油气库建设提供支持。

  目前中国已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兴建了总储备能力1000万吨的四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其中有两个500万立方米的储备库已经使用。

  但上述储备目前主要是地面储备,地下储备库的建设还没有实质性项目。而这在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已经开展多年。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地下储备在国外主要是以地下盐穴、盐矿为主要载体,建设地下储油库首先要看地质条件和封闭程度,目前中国沿海还没有发现一些这样的地区。另外和地面储备相比,一些大型地下盐库的开凿成本也较大,多种储备方式之间怎么取舍还需要考虑。

  明年我国有望找到6个亿吨级油田

  “基于现有的调查,到2010年拿出5到6个亿吨级油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昨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在解读该规划时表示,中国2000年以来基本上保持了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9亿吨左右,到明年中国有望找到6个亿吨级油田。

  据了解,目前我国仅拥有永乐、月海、塔河等10余个亿吨级油田,而究竟明年发现6个亿吨级油田的把握有多大,鞠建华表示,这是通过现有勘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各个大型企业在勘查过程中所获得的初步成果来进行判定的。“应该说没有问题。因为现在我们国家每年石油的年探明储量都要增加9亿吨左右,而且从2000年以来基本上保持年增加9亿吨探明储量。当然这里可采的有多少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透露,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优化开发陆上油气资源,深入挖掘主要产油区的资源潜力,加强老油田稳产改造,延缓老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确保全国石油产量稳产并保持稳步上升。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鞠建华还透露,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超过5亿吨,2008年-2020年累计需求超过60亿吨。他表示,为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我国将实行战略矿产储备制度,我国将启动和完善石油等紧缺和重要矿产的矿产品国家战略储备,积极推进企业的商业储备,加大东部地区的矿产品储备基地建设力度。在东南沿海适合建设大规模地下储油库的地质构造区进行勘查,为大型地下储油气库建设提供支持。

  国际油价新变数:中国原油储备体系成型

  “未来,我国将形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原油的战略储备将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

  2009年1月5日,中石化集团宣布,中国石化(600028行情,爱股,主力动向)镇海岚山原油商业储备基地(简称“岚山项目”)工程已通过中交验收,这也是该集团建成的第一个大型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位于浙江宁波的该项目,总储油能力将达380万立方米(1立方米约合0.9吨)。

  继2007年12月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中心成立,石油央企纷纷加快步伐建立自身的商业储备基地。2008年7月国际油价暴跌后,逢低扩建石油储备的呼声变得更高。

  “前段时期油价过高,大家认为当时并非是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候,但如今油价相对便宜,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恐怕说不过去了。”一位国家能源局人士解释说,“未来,我国将形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原油的战略储备将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

  4000万方国家储备

  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讨论始于2000年。当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6000万吨,对外依存度尚不到30%。但当时80%的进口原油却来自中东,进口依赖单一而漫长的海路。

  基于规避原油供应不足或中断风险的考虑,当年,由发改委、交通部、海运公司、石油公司等方面便组成讨论组,专题研究油源的多元化和建立石油储备问题。

  2003年油价走高后,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也大幅攀升。2003年8000万吨,2004年1.2亿吨,2007年更是增长至1.5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约50%。建立石油储备,因此变得更加紧迫。

  2007年12月,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中心成立,由政府投资的第一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城市兴建,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目前,镇海和舟山两个500万立方米的储备库已经投入使用。

  一期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而在二期规划中,内陆地区将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国家发改委关于总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规划完毕,但详细的名单并未公布。新疆鄯善、甘肃兰州、辽宁铁岭、黑龙江林源等,可能成为第二批国家战略储备基地的候选。这些城市都具有毗邻油源地、有一定石化工业基础的特点。

  在中石化岚山项目通过验收之时,新疆鄯善国家原油储备库的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营。

  据一位中石油人士透露,鄯善原油储备项目是第二批国家原油战略储备中首个投产的,主要储存新疆原油和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并通过西部原油管道(鄯善—兰州)向东输送。

  近年来,新疆在我国石油战略中的地位不断升高:中石油旗下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产量已达5000万吨/年油当量,中哈石油管线每年又可输入2000万吨哈萨克斯坦原油。位于新疆东部的鄯善县,距离乌鲁木齐约300公里,地理位置特殊,被称为“西部能源通道的枢纽”。

  “尽管(新疆)地理位置较远,但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资源的集聚区,同时又是中哈油气管线的必经之地,在当地建石油储备可谓顺理成章。”前述中石油人士说。

  鄯善项目占地面积480亩、投资8.56亿元,其10座储油大罐的总库容达到100万立方米。而这仅仅是一期工程,未来,这里将建成800万立方米的库容,总投资将达到65亿元。

  一位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指出,一旦第二批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全部投产,我国将拥有近4000万立方米战略储备库容,这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与美欧等国水平一致。

  商业储备的“积极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石油储备是由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两部分组成,两者性质不同,但密切相连。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石油和中石化、其他石油企业加大自身商业储备的积极性很高,随着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已渐次成型。”上述国家能源局人士表示。

  随着国家两期战略储备基地的启动,中石油、中石化也启动了各自的商业储备。

  岚山项目是中石化投产的第一个大型商业储备,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该项目,建有38座10万立方米储油罐,总储油量为380万立方米,约合2500万桶。未来,中石化还打算在浙江平湖、广东湛江和山东青岛黄岛区建设三个商业储备库,以供应华东、华南市场所需。

  中石油的商业储备计划,则将在辽宁铁岭、新疆、锦州港(600190行情,爱股,主力动向)和独山子等地实施。

  民营石油企业亦希望进入石油商业储备体系。1月5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再次向国家发改委了解民营石油企业进行石油商业储备的意见。

  此前,他曾代表民营企业提交《关于加大进口石油成品油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的报告》,希望国家可以向民营企业开放石油进口,鼓励民营石油企业到国际市场找油,或者由国家出面,租用民营石油企业的油库储存石油;同时,他还建议,国家可以适当削减一部分国内产能以增加从国际市场上的进口量。

  国际油价新变数

  对于企业来说,国际油价近期的剧烈波动,是直接的商业驱动。

  2002年尚仅为2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在2003年至2007年间,稳步攀升至50美元/桶,并最终在2008年7月中旬到达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此后,国际油价开始暴跌,至2008年11月,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跌破60美元/桶,距最高位已有近90美元的跌幅。

  上述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解释说,“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每当油价回落时,抄底储油、等待油价再次高涨,是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日韩,美国政府、企业都采取曾使用过这种方法。”

  但中国石油(601857行情,爱股,主力动向)战略储备,往往被解读为国际油价的推高因素之一。

  2008年12月29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中国应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时机增加石油储备,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增加石油储备。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国家油价近期持续反弹。1月2日,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3.9%,至每桶46.34美元。1月7日,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最高时已回到50美元/桶上方。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