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地震 环境污染

地震专家谈如何有效预防地震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

2008-05-22 中国能源投资网
 

  环境基础设施须具抗震性 易发生次生环境灾害的建筑工程应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估

  因受四川汶川地震波及,位于四川省什邡市和德阳市的一些企业发生了气体泄漏。由于处置及时,目前,灾区水质和大气没有出现异常现象。但这次地震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地震带来的次生环境灾害。 那么,如何预防这类次生环境灾害?如何把这种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市地震局,采访了有关专家。

  地震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不容小觑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谷永新告诉记者,此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还没有引起明显的环境灾害,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指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核辐射等。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还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在有些地震中,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其中地震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是次生灾害中可能造成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将对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致命威胁,对抗震救灾的整体行动造成巨大影响。

  抗震设防第一关

  在目前地震预测仍是一项世界性科学难题的前提下,预防地震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一些涉及环境敏感项目的单位、企业等建筑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北京市地震局抗震设防管理办公室主任何武学介绍,北京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都是很严格的。目前,除对于民用建筑、办公楼等一般建筑不需做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外,针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要求其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报请地震部门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其中,1999年颁布的《北京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和放射性物质或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核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从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工程地震3个专业方向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评价报告还要报请地震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由北京市地震局进行审批。

  何武学表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属于容易产生次生环境灾害的建筑工程,因而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目前,北京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的执行率已达90%以上。

  据了解,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共有12度,逐级越来越强。地震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或风险概率、危险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约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照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设定抗震设防的要求,北京城区及附近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相当于抵御6级左右地震),这是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计的最低抗震设防要求。对于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会更高,要求具备Ⅸ度的综合抗震设防能力。北京地区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应该相信,按照抗震设防要求(或标准)设计和科学施工的建筑是能够抗御五百年一遇地震袭击的,且建筑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

  地震考验政府应急能力

  四川此次发生的大地震,是对政府应急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尤其对于下一步如何尽最大可能减少地震引发的环境污染,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尽快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结合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抗震救灾。

  首先要加强隐患排查,强化环境监管。对石油化工、核设施等高危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尾矿库、辐照装置等重点设施,要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严防环境污染事故。其次,要加强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应急值守,在专家督促、指导下落实应急预案,及时报送相关信息。第三,要加强应急监测,密切监控污染,重点监测灾区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对可能引发跨流域污染事件的,有关省市环保部门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搞好污染联防工作。

  专家还介绍,我国正在对抗震救灾技术方面进行专门立项研究,可望使地震台网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容易引起次生环境污染的企业生产形成联运,做到一旦发生地震,这些企业的生产自动停止,使环境污染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