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石油 定价权
非OPEC发力 冲击世界石油定价权
2008-02-29 中国能源投资网
原油供应方竞争的日益激烈,造就了现在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市场化定价的石油价格体系。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成为大多数石油贸易的基准价格,欧佩克只能通过预测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以及非常规石油(油砂和重油)和替代能源的产量,以及全球的石油需求,来决定自身的产量增减,以影响全球油价。
继19日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26日再次突破100美元/桶,并且收盘于100美元/桶的价位之上。
2005年3月,高盛作出“油价将突破100美元/桶”的预测时,多数人的反应是:“天方夜谭。”而在200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油价真的突破了这一价位,并在一个半月后卷土重来。德国智库DIW预测说,100美元仅仅是起点,200美元并不遥远。
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现今世界对油价飙升的承受力明显增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也明显变弱了。去年9月,在油价上升最快的时期,欧佩克宣布将每天的生产配额提高50万桶,这一决定对油价几乎没有产生影响——那之后,油价继续升高。而占据全球原油产量60%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却越来越牵动世界石油市场的神经。
例如,在对国内石油企业进行一番整合后,伴随着原油产量的逐年上升,俄罗斯已成为欧佩克以外声音最强硬的能源力量;而挪威、巴西、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产油国也日益受到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视。
实际上,非欧佩克产油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力量早已开始崛起,其产量占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早在1985年就达到了最高峰的71%,只是2004年以来油价持续升高,才使这股力量更引人注目。
定价权挑战史
1970~1973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而增长的那部分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这使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大为增长。1973年10月,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单方面将其原油标价从3.65美元/桶提高到5.119美元/桶,12月再度提高到11.651美元/桶。当时的欧佩克一手掌控了石油定价权。
高油价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生产。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1975~1985年,非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份额从48%上升到71%。这段时间,墨西哥、欧洲的北海地区以及当时的苏联,原油产量出现了明显上升。而同期,欧佩克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份额从52%下降到了约30%。
平均各个时期来看,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在全球原油产量中的占比为60%。根据欧佩克最新的石油市场月报,估计2007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63%左右。从产量上看,非欧佩克产油国已经远远超过欧佩克国家。
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加,也挑战了欧佩克的石油定价权。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不受欧佩克定价机制的限制,能根据市场状况自由定价,因此其价格往往比欧佩克国家所产原油更有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起,欧佩克发现其定价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固守原先的行政定价制度,结局只能是出口减少、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
牛津能源研究学院主管、著名石油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马布罗认为,正是来自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才导致了1986年的油价崩溃。当时,欧佩克国家特别是沙特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促使沙特率先加入了降价大军。那一年,油价跌破10美元/桶,欧佩克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也降到了最低点。
原油供应方竞争的日益激烈,也造就了现在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市场化定价的石油价格体系。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成为大多数石油贸易的基准价格,欧佩克只能通过预测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及非常规石油(油砂和重油)和替代能源的产量,以及全球的石油需求,来决定自身的产量增减,以影响全球油价。
“非欧佩克”产油量消长格局
目前,“非欧佩克”的产油格局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已有了很大不同。当时,墨西哥、北海地区及苏联是这一阵营中的“新贵”。而目前,美国、墨西哥和北海地区的挪威等产油大国,过去几年的产量都出现了下降。
在全球产油量最高的14个国家中,有一半为非欧佩克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墨西哥、中国、加拿大、挪威和英国。不过,非欧佩克国家大多不是石油出口国,一些国家即使产油量非常高,也属净进口国,比如美国和中国。“中国和美国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都很大。”上海中期期货经纪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君表示。
而在石油净出口国中,欧佩克国家占据了主要位置。石油净出口量最高的14个国家中只有4个为非欧佩克国家——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和哈萨克斯坦。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能源分析师马修·克林表示,很多非欧佩克产油国都面临油井枯竭的问题。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告,包括加拿大、挪威、美国和墨西哥在内的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产量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200万桶/日。
不过,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石油产量近年来有较大增长,增强了非欧佩克阵营的产油实力。BP的报告显示,独联体国家的石油产量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40%以上。
“我们认为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在非洲、南美、远东和北美。不过,非洲的问题在于很多国家政局不稳,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一些国家甚至连勘探都无法进行。”吴君说。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组织(IEA)本月最新发布的石油市场月报,去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共为约5010万桶/日。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去年初加入欧佩克、厄瓜多尔去年12月也重返欧佩克,这两国的石油产量为200万桶/日,因此“失去”这两国后,去年非欧佩克阵营的石油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
IEA的月报显示,去年石油产量比上年增长的非欧佩克国家有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加拿大、苏丹和中国。而墨西哥、北海地区和美国的石油产量继续下降。月报预计,巴西今年将成为石油产量增长的最大来源,预计该国今年石油产量将增加30万桶/日,同时其生物乙醇产量也将进一步增长。
但吴君说,从定价权看,目前在世界石油市场最有分量的非欧佩克国家恐怕还属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以供应美国为主,基本没有定价权。巴西的产量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它是美国的‘后花园’,最方便的出口地是美国,运输到亚洲是个大问题。另外,巴西石油的含水量较高,生产成本也较高。”
提高供应量还得靠中东
克林表示,目前很多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油井设施比较陈旧,生产率不高,而开发新油井既需时间,劳动力、钢材等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另外,一些新的油井尚缺乏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加了内陆石油资源的运输成本。此外,这些国家国内需求的上升也会减缓石油出口的增速。
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行业往往以私有企业为主,政府对本国的石油产量控制力不大。私有企业通常根据国际市场油价来勘探和开采石油,因此,油价一走低,它们往往减产。由于生产成本高,这些私有企业一般也不会投资扩大产能,故而无法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产量。
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不同,欧佩克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石油资源和石油工业的国有化,尤其是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环节均收于政府手中。尽管上世纪末,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工业开始向私有企业开放,但重要产油国给予私有企业投资石油生产业的机会仍然很少。因此当全球石油供应出现大缺口时,欧佩克仍然是最主要、最便捷的来源。
俄罗斯在非欧佩克产油国中显得比较特殊。俄石油行业虽然也以私有企业为主,但其石油出口管道控制在国有企业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手中。近年来,俄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控制不断加强,罗斯公司也通过收购尤科斯,扩大了自身的影响。
继19日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26日再次突破100美元/桶,并且收盘于100美元/桶的价位之上。
2005年3月,高盛作出“油价将突破100美元/桶”的预测时,多数人的反应是:“天方夜谭。”而在200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油价真的突破了这一价位,并在一个半月后卷土重来。德国智库DIW预测说,100美元仅仅是起点,200美元并不遥远。
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现今世界对油价飙升的承受力明显增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也明显变弱了。去年9月,在油价上升最快的时期,欧佩克宣布将每天的生产配额提高50万桶,这一决定对油价几乎没有产生影响——那之后,油价继续升高。而占据全球原油产量60%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却越来越牵动世界石油市场的神经。
例如,在对国内石油企业进行一番整合后,伴随着原油产量的逐年上升,俄罗斯已成为欧佩克以外声音最强硬的能源力量;而挪威、巴西、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产油国也日益受到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视。
实际上,非欧佩克产油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力量早已开始崛起,其产量占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早在1985年就达到了最高峰的71%,只是2004年以来油价持续升高,才使这股力量更引人注目。
定价权挑战史
1970~1973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而增长的那部分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这使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大为增长。1973年10月,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单方面将其原油标价从3.65美元/桶提高到5.119美元/桶,12月再度提高到11.651美元/桶。当时的欧佩克一手掌控了石油定价权。
高油价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生产。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1975~1985年,非欧佩克国家在石油市场上的份额从48%上升到71%。这段时间,墨西哥、欧洲的北海地区以及当时的苏联,原油产量出现了明显上升。而同期,欧佩克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份额从52%下降到了约30%。
平均各个时期来看,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在全球原油产量中的占比为60%。根据欧佩克最新的石油市场月报,估计2007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63%左右。从产量上看,非欧佩克产油国已经远远超过欧佩克国家。
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的增加,也挑战了欧佩克的石油定价权。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不受欧佩克定价机制的限制,能根据市场状况自由定价,因此其价格往往比欧佩克国家所产原油更有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起,欧佩克发现其定价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固守原先的行政定价制度,结局只能是出口减少、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
牛津能源研究学院主管、著名石油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马布罗认为,正是来自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才导致了1986年的油价崩溃。当时,欧佩克国家特别是沙特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促使沙特率先加入了降价大军。那一年,油价跌破10美元/桶,欧佩克对油价的控制能力也降到了最低点。
原油供应方竞争的日益激烈,也造就了现在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市场化定价的石油价格体系。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成为大多数石油贸易的基准价格,欧佩克只能通过预测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及非常规石油(油砂和重油)和替代能源的产量,以及全球的石油需求,来决定自身的产量增减,以影响全球油价。
“非欧佩克”产油量消长格局
目前,“非欧佩克”的产油格局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已有了很大不同。当时,墨西哥、北海地区及苏联是这一阵营中的“新贵”。而目前,美国、墨西哥和北海地区的挪威等产油大国,过去几年的产量都出现了下降。
在全球产油量最高的14个国家中,有一半为非欧佩克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墨西哥、中国、加拿大、挪威和英国。不过,非欧佩克国家大多不是石油出口国,一些国家即使产油量非常高,也属净进口国,比如美国和中国。“中国和美国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都很大。”上海中期期货经纪公司市场部经理吴君表示。
而在石油净出口国中,欧佩克国家占据了主要位置。石油净出口量最高的14个国家中只有4个为非欧佩克国家——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和哈萨克斯坦。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能源分析师马修·克林表示,很多非欧佩克产油国都面临油井枯竭的问题。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报告,包括加拿大、挪威、美国和墨西哥在内的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产量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200万桶/日。
不过,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石油产量近年来有较大增长,增强了非欧佩克阵营的产油实力。BP的报告显示,独联体国家的石油产量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40%以上。
“我们认为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在非洲、南美、远东和北美。不过,非洲的问题在于很多国家政局不稳,生产难以正常进行,一些国家甚至连勘探都无法进行。”吴君说。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组织(IEA)本月最新发布的石油市场月报,去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共为约5010万桶/日。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去年初加入欧佩克、厄瓜多尔去年12月也重返欧佩克,这两国的石油产量为200万桶/日,因此“失去”这两国后,去年非欧佩克阵营的石油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
IEA的月报显示,去年石油产量比上年增长的非欧佩克国家有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加拿大、苏丹和中国。而墨西哥、北海地区和美国的石油产量继续下降。月报预计,巴西今年将成为石油产量增长的最大来源,预计该国今年石油产量将增加30万桶/日,同时其生物乙醇产量也将进一步增长。
但吴君说,从定价权看,目前在世界石油市场最有分量的非欧佩克国家恐怕还属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以供应美国为主,基本没有定价权。巴西的产量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它是美国的‘后花园’,最方便的出口地是美国,运输到亚洲是个大问题。另外,巴西石油的含水量较高,生产成本也较高。”
提高供应量还得靠中东
克林表示,目前很多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油井设施比较陈旧,生产率不高,而开发新油井既需时间,劳动力、钢材等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另外,一些新的油井尚缺乏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加了内陆石油资源的运输成本。此外,这些国家国内需求的上升也会减缓石油出口的增速。
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行业往往以私有企业为主,政府对本国的石油产量控制力不大。私有企业通常根据国际市场油价来勘探和开采石油,因此,油价一走低,它们往往减产。由于生产成本高,这些私有企业一般也不会投资扩大产能,故而无法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产量。
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不同,欧佩克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石油资源和石油工业的国有化,尤其是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环节均收于政府手中。尽管上世纪末,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工业开始向私有企业开放,但重要产油国给予私有企业投资石油生产业的机会仍然很少。因此当全球石油供应出现大缺口时,欧佩克仍然是最主要、最便捷的来源。
俄罗斯在非欧佩克产油国中显得比较特殊。俄石油行业虽然也以私有企业为主,但其石油出口管道控制在国有企业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手中。近年来,俄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控制不断加强,罗斯公司也通过收购尤科斯,扩大了自身的影响。
相关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Invest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on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 ·中国页岩气市场调研报告2012
- ·中国石脑油市场调研报告2012
- ·2013-2017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新疆煤层气 山西能源 云南煤炭 贵州煤炭 山东煤炭 3G 4万亿 基础设施 太阳能热水器 燃料油 氢能源 江西赛维 无锡尚德 生物能源 多晶硅 液化石油气 燃料电池 煤炭工业 煤化工 垃圾发电 煤矸石 LNG 天然气
一周热点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免费电子书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