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油价 成品油 调价

油价破百 我国成品油陷入调价压力

2008-01-04 中国能源投资网
 

  国际油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开门红”,来迎接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时06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张原油期货合约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纪录,并逼近1980年两伊战争期间所创下的102.81美元(调整通胀后数据)的历史纪录。

  当天,纽约商交所2月份交货的 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涨3.64美元,最后收盘于99.62美元,涨幅为3.8%。截至北京时间1月3日22点,纽约原油期货报每桶99.26美元,跌0.36%;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报97.5美元,跌0.35%。

  尖叫与无奈

  当国际油价站上100美元后,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厅内顿时像注入了“兴奋剂”,报价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各路记者也纷纷来到这里,忙着拍照、摄像,或向交易员询问着油价的未来走势,交易大厅内显得比平时更加拥挤。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一位发言人说,那笔每桶100美元的交易是合法有效的。

  面对创纪录的高油价,交易员们的举止表情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据新华社报道,有的交易员显得十分亢奋,一边高声喊叫,一边不断将交易单抛向交易柜台。有的交易员面对新年头一个交易日的油价暴涨似乎准备不足,不做声响地站在交易池外围,脸上流露出失望和无奈的表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交易员们一直谈论的时刻终于在今天出现了,虽然油价只是在瞬间冲破了100美元心理关口,但这一突破反映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攀升的总体趋势”。”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投机行为”

  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地缘政治动荡、气候严寒、投机气氛浓厚……多重因素推动了本次国际油价的飙升。

  武装人员当天对尼日利亚原油主产区内的哈科特港发起进攻,袭击了当地两个警察局和一家酒店大堂。这一事件虽然暂时未对该国原油出口造成影响,但还是引起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自2006年以来,武装袭击已经使尼日利亚的原油出口减少近20%。

  美国原油当周库存可能出现下降的消息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接受道琼斯调查的分析师预计,截至2007年12月28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170万桶。这是美国连续7周出现原油库存下降。此外,美国东北部地区天气突然变冷,也支撑了油价走势。

  不过,从当天市场交易情况分析,让油价登上100美元显然还属“投机行为”。1月2日是2008年元旦长假后的第一个场内交易日,当天交易量只有正常周三交易量的一半,因此价格很容易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事实上,由于美国股市反复震荡,不少趋利者开始转而投资于石油等资源类商品。华盛顿PF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人员戴维•基尔施说,以前进行这种投资的主要是对冲基金,现在一些养老基金也开始介入其中。

  美国东北部地区燃油供应商2日抨击投机商是油价高涨的始作俑者,并呼吁国会采取措施打击这种投机行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燃油协会官员沙恩•斯威特说:“我们现在要支付每桶100美元的油价,华尔街的交易商却可以获得数十亿美元的红利。”

  美国不动用战略储备

  尽管国际油价攀上了100美元的重要关口。美国总统布什2日仍然明确表示,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以平抑当前高企的油价。

  据新华社报道,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2日表示,美国政府很清楚,当前油价很高,另外石油需求也极度增长,但除非遇到“真正紧急情况”,否则总统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

  “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临时动用战略储备石油,也不会令油价产生大的变化。”佩里诺称。但她强调,总统正采取措施增加美国的石油供应。

  美国原油库存包括商业库存和战略石油储备两部分。其中,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水平目前约为6.956亿桶,约可满足美国57天的石油使用量,为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目前美国政府正在试图将战略石油储备增加至7.27亿桶。

  欧佩克不采取紧急对策

  由于“确信”是投机行为导致国际油价飙升,卡塔尔石油部长阿提亚昨日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对油价触及100美元不会采取什么措施。

  阿提亚表示,如果是由于供应问题引发油价上涨,那么欧佩克可以增产,但是他确信油价刷新历史高点是由于地缘政治和投机买盘的因素,因此他不认为欧佩克对此能有所作为。

  他指出,在国际油价触及每桶100美元之后,欧佩克并没有计划召开紧急会议。按照原定计划,该组织将于2月1日举行会议。阿提亚拒绝透露欧佩克是否会在2月1日的会议上改变产量计划。

  首次触及100美元大关后,油价是否会继续一路飙升?

  “随着冬季用油的调整,国际油价不会长期维持在过高的水平上,调整的力量也随着油价大规模攀升而在增加。”能源专家武建东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预计国际油价将在上半年的后半期进行调整。”

  武建东也向早报记者指出:“油价调整到什么水平,取决于中美两国在油气需求方面的政策。因为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油气消费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政策调整,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油价调整的主导力量。”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昨天表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原因很多,所以短期内很难判断国际油价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的看法则是,由于供求矛盾的存在,油价从长期看将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从近期看,如果投机性的交易者采取获利回吐操作,高油价也有可能出现回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报告,2008年世界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格外强劲。该机构预计,2008年,中国、印度经济将分别增长10%和8.4%。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慢,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强劲的经济增长,引发了旺盛的石油需求,各国将继续迎接高油价时代。石油输出国组织去年12月石油月报显示,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为8706万桶,同比增加132万桶,增幅达1.5%。

  除了旺盛的需求之外,美元疲软和美联储降息将是油价在2008年上涨的催化剂。武建东称:“为了解决次贷危机,美联储必然加大货币投放,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由此加剧美元贬值的步伐,相应地,这又导致了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里昂证券分析师关荣乐称,原油价格有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就触及每桶150美元左右。原油价格高企将鼓励勘探企业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从而加剧钻机供应不足的局面,并保证全球石油服务行业持续兴旺发展。

  2007年,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而原油价格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破百的消息更是令人担心全球通胀的到来。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表示,全球通胀对于中国的影响已经显现,外部经济给中国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在2008年将更加严峻。“外部经济的摇摆加大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治理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全球通胀雪上加霜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把对2008年中国CPI涨幅的预测,从之前的4%上调至4.5%,与2007年基本持平。“这些预测的假设是出台严格的政策调控措施,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外需增长小幅放缓。”梁红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政所所长余永定也认为,国际油价迅速大幅上升,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而国际粮食价格和重要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更是使全球通胀形势雪上加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下降。同时,全球通胀的恶化必将给我国抑制通胀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通胀在好转之前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人民币升值被逼加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余永定认为,中国必须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继续对冲和提高利息率的同时,可能不得不加快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不过,他强调,为避免使中国贸易顺差下降过大,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必须避免出现超调。

  在油价上摸100美元后,人民币汇率也显示出了持续升值的势头。继新年首个交易日突破7.3关口后,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突破7.28关口。

  但曹红辉则认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消除通胀,但事实并非如此。“日本和德国都曾对本币进行升值,但最终都未能缓解通胀压力。”在他看来,中国应加快经济结构转变,调整政策模式。

  曹红辉指出,目前,调控的手段无非就是货币政策,但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利。中国的经济很大一部分是由微观制度决定的,应该将政策具体化,而不是一贯地实行那种一刀切的宏观政策。“例如,在对资产价格进行调控时,内地可以借鉴香港,从改善结构入手,调整供需总量,推出操作性强的政策。”

  成品油面临再次调价压力

  国家发改委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基准价每吨上调了500元,不过,这一利好效应随着国际油价上摸100美元,早已荡然无存,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面临上调的压力。

  中国加油站网主编李昱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国内成品油批发价一直稳中有跌,“比如柴油的批发价格,已经从当初的每吨8000多元,回落到现在的6000多元,这主要是供求关系得到缓和。”

  不过李昱强调,国际油价对国内成品油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如果国际油价高涨,导致国内炼厂开工率下降,可能再次破坏目前的供求平衡关系,导致“油荒”重新出现,这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面临上调的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也向早报记者表示,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迫在眉睫,前两年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时,是我国进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好时机,不过这个时机已经错过。目前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使得推行油价改革的成本加大,但由于“油荒”随时可能重新出现,让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需求比提价本身更加迫切。”

  国际油价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对国内通胀的负面作用,分析人士担心,这种输入性的通胀,给我国今年的宏观调控带来压力。

  不过,牛犁向早报记者表示,尽管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率达到50%,但从中国的能源结构看,70%的能源仍然依靠煤炭,而煤炭又是立足国内解决,所以国际油价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有限。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也认为,国内的通胀主要是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国内的上涨又是由国际粮价和油价上涨造成的。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还主要是成本驱动型通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

  “必须研究高油价下尽快出台燃油税”

  综合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国际油价在新年的首个交易日再度跃升,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相关财税政策的推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短期内油价回落几率不大,高油价很可能长期维持,必须研究在高油价背景下出台燃油税的问题。

  短期油价不可能回落

  韩文科说,高油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足以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面。高油价主要影响用油多的行业,挤压了这些行业的盈利空间,也可能导致一些行业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韩文科指出,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价格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对油品供需的调节,同时形成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价格机制。

  在百元油价的背景下,国内燃油税改革无疑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

  他认为,燃油税出台时机需要具体研究。但是,目前的高油价很可能长期维持,因此我们不能一直等下去,必须尽快研究在高油价背景下出台燃油税的问题。

  韩文科认为,鉴于全球原油需求旺盛,加上地缘政治局势难以预期,短期内油价回落的可能性极小,油价可能长期在高位震荡。

  资源税改革方案正报批

  推进资源价格是高油价时代另一题中应有之义。2007年底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方向。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资源税等改革方案正在按程序报批。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并研究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税务总局正同相关部门开展资源税改革的研究工作,对改变部分矿产资源税的计税方法、扩大征税范围、统一税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