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风电机组 供应

2008年风电机组供应仍偏紧

2008-01-25 中国能源投资网
 

    近些年,中国的风电机组制造业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迅猛发展,众多上市公司也参与其中;但是多数本土企业处于风电机组的引进消化阶段,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未来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尚未可知,在投资中需回避,重点则应关注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龙头公司,分享风电快速发展的成果。

    2009年以前风电机组供不应求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启动了我国的风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2007年,根据风能协会有关预测,我国将新增风电装机24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500万千瓦,提前三年完成发改委关于“2010年风电达到500万千瓦”的规划。我国风电机组需求1999年为43MW,到2007年为2407MW,8年增长了56倍,复合增长率达到65.5%。

    我国处于风电开发的初期,估计未来三年对风电机组的需求仍将高速增长,预计2008~2010年分别可以达到361万千瓦、505万千瓦和657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50%、40%和30%,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

    2006年开始的新风电特许权招标政策迫使国际厂商在国内建立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风电机组国产化率的要求限制了风电机组的进口,而本地产能的扩张需要时间,一般从建厂到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至少需要1-2年时间;并且由于风电在国内是新兴产业,风电人才和熟练工人的缺乏都会成为风电机组产能短期内大幅提高的障碍。

    考虑到以上因素,即使国际厂商在2006年建厂,真正的产能释放也需要到2009年;本土厂商如果是引进技术,真正形成大规模的产能也要到2010年。我们预计2009年以前,国内的风电机组仍然供不应求。

    稳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业尚处于创业期,表现的特征是技术尚不成熟,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有众多企业新加入这个行业,也将不断有企业被淘汰出局,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或者能够快速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企业才能最终在竞争中胜出,随行业成长壮大。截至2007年底,进入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市场的主要厂商有21家,其中外商独资有4家,合资5家,本土制造商有12家。

    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业稳定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2006年以前,外资企业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本土制造商实力增强,未来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将逐渐上升,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将有所增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将逐渐下降。预计2008年外资、本土和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为40%、55%和5%。

    金风东汽最具竞争力

    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政府通过规定风电机组国产化率扶持本土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使风电机组制造业在发展初期免遭外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的直接冲击。

    目前,主要本土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有12家。虽然很多企业已经生产出样机,有的已经能够小批量生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风电机组制造有很高的进入门槛,如果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或者不能够很快消化吸收进口技术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最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我们通过从技术发展成熟度、资金实力、配套体系完善程度、人才储备、历史业绩和品牌形象、管理层能力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目前中国本土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进行评判,金风、东汽和华锐在本土企业中最具竞争实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金风科技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超越了大多数公司的发展阶段;东方电气(东汽母公司)看到风电行业中的机会,强势介入风电机组制造业,凭借良好的制造基础、雄厚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公司将会成长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关注龙头公司

    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中国风电机组制造业前景广阔,必将产生世界级本土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我们给予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2008年,在投资风电机组制造业时,一方面要把握行业快速增长的主基调,投资于龙头公司;另一方面还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剔除行业中不具有竞争力的相关公司,回避估值过高的公司,控制投资风险。

    在公司选择上,我们推荐目前股价没有反映风电业务的龙头公司东方电气(600875),建议关注掌握了风电核心技术的金风科技(002202),给予华仪电气(600290)和湘电股份(600416)中性评级。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