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太阳能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重点

2007-09-22 中国能源投资网
 

  2007年9月18日,世界太阳能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太阳能学会成立5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也是该会近十年来第一次在亚洲地区召开。大会以“太阳能与人类居住”为主题,也覆盖了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门类,有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逾千名代表出席。这一大会的成功举办显示了全世界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认可和关注。

  据参与会议的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光普介绍,“尽管世界可再生能源目前占所有能源的比重只有7%,但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近十年来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8%。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占所有能源的8%,根据国务院2007年6月份颁布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这个比例要上升到10%,2020年是15%。”

  “在我国现有的可再生资源中,太阳能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工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程度很高。仅这一项能够提供6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产生的热量相当于燃煤2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2亿多吨。”其次,光伏发电(俗称太阳能电池)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形式,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光伏发电的数量从4.5兆瓦猛增到370兆瓦,目前排名世界第三。

  魏光普表示,尽管光伏发电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也面临着两大障碍,第一是原料供给不足,“近两年新建的厂很多,全国所有的生产线总共有50条左右,生产能力是每年1500兆瓦;但2006年实际生产的电力只有500到600兆瓦,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硅不足。”太阳能电池的制造需要高纯度的硅,我国自行生产的能力有限,很多靠外国进口。“市场需求不够大是第二个问题,因为成本较高,目前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大部分销往国外,如欧洲、美国、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广,但终究还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恐怕还要一段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是我国最早倡导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工业、发展生物质产业的科学家之一。他提出,发展生物质产业,向生物质要能源、资源和材料,是化解资源与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他介绍,我国目前每年有14亿吨的农林生物质产量、25亿吨畜禽粪便及大量有机废弃物,另外还有1亿多公顷不宜耕农田可用以种植能源植物。国家提出至2020年我国农林生产的生物量要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再生多个“大庆”,这是我国发展生物质产业永不匮缺的资源,也是解决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像石油可以炼制出汽油、柴油、煤油等一样,生物质加工也可以通过生物炼制实现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粮食、秸秆都要用。玉米能用,玉米芯和玉米秸秆也能用。既要生产酒精,用来做乙醇汽油和乙烯等化学品,还要生产乳酸、丁二酸、丁二烯,用来做塑料、做合成橡胶。用酒精做乙烯,做得好,完全可以替代石油。”

  生物质化工是近期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向,美国科学院提出至2020年生物质化工对石油化工的取代率可以达到50%。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几乎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应该抓住机遇,争取走在这个新能源时代的前列。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