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须加速结构调整改变增长模式
今年以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先后实行“一票否决”、加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调高高耗能企业电价等“硬指标”和“硬措施”,掀起了节能减排“冲击波”。临近年终,节能减排首次出现“拐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去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
节能减排目标难落实,主要是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六不”问题。针对“六不”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的措施及相关行动,加快淘汰电力、钢铁等八大行业的落后产能;要求各地清理自行出台的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八部委联合开展全国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大检查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工作。其中对淘汰类项目,要从防范信贷风险的角度,停止各类形式的授信。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项目审批(备案)、用地预审、环境评价、节能评估等方面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或对“区域限批”地区的项目以及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予贷款,已经贷款的,要及时清收。金融机构调整和压缩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同时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重点企业贷款的持续监测,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过快增长,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财政部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对2000余项商品实施出口退税税率调整,诸多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被取消或税率大幅度降低。
11月,单位GDP能耗考核、统计、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出台。《节能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目前,虽然节能减排出现了“拐点”,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占二氧化硫排放量70%的钢铁、电力等6大行业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偏低,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内在动力仍然很强烈,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节能减排虽然在当前表现为政治问题,但它首先和主要的还是经济问题,其背后涉及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专家认为,下一步,政府应更多使用以价格和税收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激励社会全体成员自觉节能。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类主体行为。
- ·2015年中国环保服务业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调研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微电机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输变电设备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