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强生光电公司 商业化 成本

强生光电公司商业化解决成本难题

2007-12-17 中国能源投资网
 

    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沙晓林在上海表示,公司将打破太阳能发电因高成本而难以推广的长期困扰,他们准备用2年时间,使光电薄膜电池上网电价从目前的每度电4元降低为1元,接近欧洲日本火力发电上网电价,实现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的革命性突破,成为我国首家推广普及经济实用型太阳能发电项目的专业化公司。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数据显示,目前,光伏发电成本约每度电4元,到2010年,可降至每度3元,到2020年,降至每度电1元,到2030年,才能与常规火电电价竞争。专家分析认为,这种现状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不协调。

    自2000年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50兆瓦(每兆瓦等于1000千瓦),产能达到1600兆瓦,预计2007年产量要增长50%,产能可达到3000兆瓦,我国成为继欧洲、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太阳能生产大国,是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但目前95%以上的生产厂家和产品均为多晶硅电池,产品也因价格高而95%以上只能出口,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我国太阳能光伏核心技术却因不能商业化而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对此,总部设在上海的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董事长沙晓林介绍,公司投入2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25兆瓦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2008年1月份将投入批量生产。这条生产线创下了四个“中国第一”:一是单线产能第一。国内外薄膜电池生产线一般在10兆瓦左右,而强生生产线达到25兆瓦,三年内,强生光电生产线将达到20条,总产能达到500兆瓦,成为世界级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将使可比成本大幅下降;二是光电转换效率高。一般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4.5%-5%之间,而强生的这条生产线同步引进最新技术,使转换率达到6%以上,较好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依靠自主创新,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强生光电整合了强大的技术团队和核心技术,变传统的手工操作为超声波清洗、自动焊接、高精准叠合等电脑程控、各工段无缝链接的全自动化生产,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四是投入产出和性价比好。强生光电引进的薄膜电池生产线,不仅设备精良,投资仅为同类设备的40%,同时依托母公司强生轻工集团的经营管理经验,从原辅材料国产化配套入手,为大规模进入光电行业提供了最好的生产条件,使制造成本不断下降,为接近火力发电制造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生光电投资的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新技术,与目前国内众多的晶体硅电池技术不同。在原料消耗上,非晶硅薄膜电池所用沉积原料只是多晶硅电池的1%,不存在原料供应的瓶颈;在生产制造环节,每生产1瓦电池,非晶硅电池的用电量只占晶体硅的7-8%;在同样光照条件下,非晶硅薄膜电池比晶体硅电池年发电量增加15%左右,非晶硅电池在早晚、雨雾等弱光条件下的发电能力明显高于晶体硅电池;在应用载体方面,非晶硅薄膜电池的片基可以是超大面积的玻璃,也可以是活性塑料或不锈钢等,可与建筑装饰联成一体,应用领域更为广泛。这些,都为非晶硅薄膜电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目前,非晶硅薄膜电池光电转换率低的弱点正在被成熟的高新技术所逐步攻克。三年之内,强生光电的薄膜电池光电转换率将从目前的6%左右提高到8-10%,使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再降40%以上。

    沙晓林表示,强生光电在非晶硅薄膜电池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作出规划,在三年内,分别在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贵州、陕西、四川等边远地区建立一批1-5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目前,国外投资1兆瓦多晶硅电站约需投资700万美元,在中国西藏的太阳能示范项目投入达6000多万人民币,而用强生光电非晶硅薄膜电池光伏电站,投资1兆瓦只需2400万,为目前国内示范项目投资的40%左右。在边远地区建设规模的商业化传统电网成本高、风险大,而当地光照资源丰富,通过非晶硅光伏电站项目,可以为边远地区解决居民用电难的问题。

    沙晓林呼吁,中国正逢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大好时机,国家要尽快出台辅以有效的市场激励政策,特别是确定合理的上网电价体系,那么,我国离太阳能光伏制造和应用大国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大容量、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商业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