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自主研发 极力创新
去年,一场台风突然袭击了流花油田,致使这个我国最大的深水油田遭到破坏被迫停产。油田修复面临世界性技术难题,此时,外国公司提出的“霸王条约”关闭了“求助”的大门。面对困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股吧,行情,资讯)(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自力更生,靠着自主创新,全面整合资源,打破西方技术垄断,书写了一部扬眉吐气的故事。
不久前,流花油田用少于外国公司八倍的造价提前一年实现复产,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并且创造出世界海洋工程的多个记录,改写了世界深海油田作业的竞争格局。
复产遇世界难题 求助遭外方刁难
流花油田距香港东南190公里,平均水深300米,于1996年正式投产,是我国近海水深最大的在产油田,也是最能代表海洋石油高科技特点的油田之一,当年开发建设时就创造了七项世界技术第一,被誉为“世界石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油田平均日产原油2.2万桶,是中国海油主要高产自营油田之一。
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直袭流花油田,其中心风力之强,远超出流花油田可抗百年一遇台风袭击的设计能力,流花油田遭受重创,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10根锚链有七根断裂,三条海底软管无一幸免,油田被迫停产。
这样的油田损坏在浅海不难修复,但此次所有损坏的设施都位于茫茫大海的底部,中间隔着深达300米的海水,要从超过300米深的海底捞起13.5英寸的软管,重新接好,满足生产需要,世界上根本没有先例。
为了尽快复产,中国海油向国外著名的具有深水作业经验的GLOBAL、Technip等海洋工程公司求助。面对这个国际海洋史上闻所未闻的修复工程,不少公司纷纷退却,有的公司不仅开出了5.6亿美元的天价,还提出了不合理的条件:施工前需付95%的全工程款,不承担是否修好的任何责任;外方可提前14天随时终止合同义务,但我方终止合同则罚款;复产时间没有保证,可能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此时,时间就是安全。受损的流花油田,仅存的三根锚链勉强牵拉着14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货舱里还装着26万桶原油和七万桶污油,稍有台风或是巨浪随时都会把残存的锚链打断,造成船毁、人亡、油溢,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流花油田停产一天就是一千多万元的巨大经济损失。新软管采办周期至少18个月,停产至少达两年多,损失将高达80亿元人民币。另外,流花油田能否尽快修复对中国海油的海外声誉也是一个重大考验。
降低造价八倍 提前一年复产
“外国公司对我们实行霸王条约,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干?与其让外国人拿我们的钱去试,还不如我们自己试,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摆脱对西方公司的深水技术依赖。我们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国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的这番话坚定了该公司员工自力更生直面世界级难题的信心。
因陋就简,自主研发
在进行复产的探索中,中国海油首先面临的就是“没有装备、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三无”困境,只能在已有的条件上因陋就简,自主研发。
如施工需要大型绞车,国内外没有现成的设计和产品,若需专业绞车厂商开发,需一年以上的周期。于是,施工人员将一条小型动力定位船做了全方位改造,经过改进刹车和推进系统多达13次的“屡败屡试”、出海试验五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研制加装了船尾150吨的门型吊和液压驱动式125吨张力绞车等一系列配套设备。
在复产过程中,靠着这种自主研发,中国海油实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创造了世界上最简单可行而最有效的软管打捞工具以及软管回接的新方式。据统计,此次修复工程中国海油的创新技术达13项,其中有10个“世界首次”。
技术民主,实践论证
据介绍,此次参与修复工程的各方完全撇开合同责任,空前团结,技术上展开民主讨论,集思广益,在修复工程中“没有专家”“没有权威”,“只有科学”,形成合力共同技术攻关。仅从2006年10月至今年4月的半年里,有针对性的各种技术讨论会议就超过100次。
与此同时,采取边研发、边实施、边改进的科研方式,让技术民主形成的意见在实践中反复论证。往往是方案基本确定后,就开始陆上的准备工作,然后立即出海试验、实施作业。海上作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继续优化或修改方案。
这种经过“技术民主、实践论证”而形成的方案集纳了集体的智慧,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如软管打捞、接头安装两项复产项目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事先形成了几套方案,在陆地上进行了多方面大量试验,最终获得成功。
集合资源,为我所用
参加流花复产的队伍十分庞大,有中国海油的资深专家、员工,有中国高校的科研人员,还有欧美的技术顾问;有国际公司,有科研院所,甚至出现有着一技之长的民营企业,共30多个单位参与。为了尽快顺利复产,中海油整合了一切零散在国内外可能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大胆组合了这支队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通过国内民营蓝鲸公司引进了一些深水关键技术和国内外资深专家;依靠英国专家和英国的机械加工厂,完成了一些关键部件的研制;又与国内的中科院、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借用他们的专家力量和试验设备;还请了国内一流的气象专家、内波流专家,提供天气预报和内波流监测。
不久前,关停了一年有余的流花油田25口井全部开井成功,外国公司预计耗资5.6亿美元、计划两年才能修复的流花油田,中国海油仅用了5.6亿人民币、提前一年顺利复产。
科技价值巨大 精神价值无量
据初步估算,流花油田靠自主创新实现复产,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个亿。与此同时,流花油田的复产还创造出巨大科技价值:创造了七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创下了39万人工时零事故的健康安全环保纪录,创造了世界海洋石油工程界深水工程维修的新纪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全程指挥了流花油田的复产,他深有感触地说,从流花油田的复产中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民族自主创新上具有十分强大的优势和潜力,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首先、国有企业具有最高效的资源集合能力。
中国海油能够攻克流花油田复产这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最重要的就是得益于整合了分散于国内外的一切技术和资源,为我所用,从而产生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在调配内部资源上,国有企业原有的“大而全”产业结构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傅成玉认为,中国海油属下的各专业公司原本独立,但为了一个项目能够不讲条件聚合起来,集中攻关,资源被合理调用,降低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这是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外国公司做不到的。
其次,国有企业具有最强大的内在精神核力。
由于项目难度大、工期紧张,所有参加流花项目的人员干了一年多,只有春节休息了几天。为了保证海上施工进度,项目实施两班六小时倒班制度,中午吃饭只有10分钟,吃完后又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在施工中心井恶劣的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一干就是14个小时。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的这种精神感动了曾经“即使给加班费也拒绝加班”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
傅成玉说,在流花复产项目每次遇到艰难挫败时,都是奋发图强、敢打敢拼、敢闯新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信念支撑着广大干部员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这是中国国企特有的竞争力,也是中国海油探索国企政治优势如何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成功实践。“当流花油田复产了,国有企业这种宝贵的精神核力也在回归和升华。”傅成玉说。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广东省能源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Invest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on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 ·中国页岩气市场调研报告2012
- ·中国石脑油市场调研报告2012
- ·2013-2017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英59项协议共识清单公开 风电位...
- ·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开展电动汽车业...
- ·煤炭行业现状:供需错配稳价难
- ·煤炭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加强自救
- ·“十三五”风电扩容 消纳将成“重...
- ·莱克·威奇公司将设计东南亚最大...
- ·海润光伏杨怀进:响应“一带一路...
- ·上网电价或在2015年年底迎年内二...
- ·美国上周天然气库存增幅低于分析...
- ·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利润缩水57%
- ·吴道洪的燃烧技术神话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张志祥:钢铁首富与建龙钢铁帝国
- ·康宝华与“沈阳远大”的远大前程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郭浩:打造中国第一农业品牌
- ·董增平:要做中国的西门子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
- ·张轩松:“农改超”永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