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煤变油

中国何时才能用上煤变的油

2008-04-29 中国能源投资网
 

  居高不下的油价再一次触动了中国经济敏感的神经。由于我国确立了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内油价也多次随之上调。汽车越来越多,石油越来越紧张,怎么办?试图摆脱能源结构困境的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家把目光投向了“煤变油”。“煤变油”技术的工业化,将使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得到进一步巩固。

  煤变油产业大有可为

  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0年进口石油已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36%。据预测,我国原油需求2010年为2.96亿吨,2015年为3.6亿吨。我国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62亿吨,其中已累计采出34.6亿吨。按2000年自采原油1.6亿吨计算,还可开采17年。中国是石油资源匮乏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化石能源总量(约46万亿吨标准煤)中,95.6%为煤炭,3.2%为石油,1.2%为天然气。因此,如果加快煤变油技术的商业化,那么对摆脱大规模进口石油,保证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意义。

  在国家实行煤炭压产后,2000年煤炭产量仍达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由于燃烧与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煤炭每产生一单位能量,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多29%,比天然气多80%。1999年,全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的酸雨覆盖区已扩大到国土总面积的30%,二氧化硫和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亿元。煤变油不仅能利用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解决石油资源的匮乏,而且能较好地解决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

  煤变油是指将煤转化加工,生产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从技术路线上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无论哪家电品牌力挺家电特惠夜市一类液化技术,都有成熟的范例。煤炭间接液化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是在南非实现的。南非萨索尔(Sasol)公司采用鲁奇气化炉和F-T合成反应器,年产合成液化燃料1000万吨。该公司累计投资70亿美元,现早已收回了全部设备投资,1999年的税前利润达6.11亿美元。

  我国已经掌握核心技术

  其实,早在上世纪前叶,煤就可以变成汽油了。德国在1927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炭液化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到1944年,年产量高达423万吨,占德国当年汽油总消费量的90%。1935年,英国也建成了一座煤炭液化厂,年产量达15万吨。此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相继成功地完成了日处理150—600吨煤的大型工业试验。只是因为20世纪中后期,国际石油价格一直低廉,各国才放慢了煤变油研究开发的速度。不过当时用的工艺比较复杂,成本太高。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比较简单的煤变油方法,这样在石油价格提高之后,煤变油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家就积极开展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先后从德、美、日引进了3套装置在云南、陕西、黑龙江进行项目试验。据国家计委鉴定,3个实验项目全部打通了从煤到油的流程,证实了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2001年,为了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对间接液化技术的迫切需要,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承担了这一项目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千吨级中试平台在2002年9月实现了第一次试运转,并合成出第一批粗油品,到2003年底时已运行4次,累计获得了数十吨合成粗油品。

  科学家们通过继续攻关,终于在2003年年底从粗油品中生产出了无色透明的高品质柴油。这种柴油产品中的硫氮等污染物含量极低,十六烷值高达75,是目前世界上纯度最高、最优质的清洁柴油,具有高动力、无污染等特点。这种目前世界上最优质的清洁柴油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开发和提供先进成套产业化自主技术的能力,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将煤变为高品质柴油全套技术的国家之一。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靠独立研发,目前已掌握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的间接液化技术。据悉,这家公司“煤变油”万吨级中试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有望迅速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说,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煤炭液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万吨级中试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强度和产品优于国外同类装置,覆盖关键技术的8项专利已申报,这一技术有望改变中国“高煤少油”的能源结构。

  据介绍,长期以来煤化工的一些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兖矿集团投入巨资在上海设立专门研发机构,聘请国内外高层研发人才进行技术攻关。目前,兖矿集团已同时掌握水煤浆与干煤粉两项气化技术,并已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低温F-T合成煤间接制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依靠这一领先技术,兖矿集团在“十一五”规划中大胆提出了煤制油产能200万吨的大目标。

  2008年神华完成一期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和布连乡,是中国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眼下,我国目前最大的“煤变油”项目正在这里建设。

  组建于1995年,注册资金25.8亿元,总资产超过900亿元的神华集团是中国煤炭业的龙头企业,也是“煤变油”领域的先驱。2002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神华集团与美国ABB鲁玛公司签订煤液化项目联合管理合同,标志着煤液化工程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据项目管理部负责人介绍,分两期建设的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80亿元,生产成品油500万吨,2005年8月建成第一条生产线,生产成品油100万吨,到2008年再建4条生产线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再建5条生产线,使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总投资约600亿元以上。

  据了解,除了“十五”期间,列入国家“十五”规划的云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煤变油”项目外,国内数得出来的大型煤业集团基本都进行了“煤变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大部分项目已经提交了“可研报告”或者“预可研报告”。

  在产煤大省山西,“煤田变油田”正在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该省甚至表示,“煤变油”将为山西煤炭工业结构调整提供最有效的契机。据该省煤炭工业局人士介绍,山西已经将“煤变油”列入省级发展规划,并计划在今后5年至10年内,依托自己的煤炭资源优势,借助产业化部门的加盟,通过国家投资和社会融资方式,在朔州和大同几个大煤田之间建成一个以百万吨煤基合成油为核心的、多联产特大型企业集团,并初步计划在煤都大同附近建设一个“煤变油”的大基地。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将以内蒙古、陕西、山西和云南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石油产品的依赖,缓解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作为这项战略的第一步,我国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通过引进美国技术建设的这座“煤变油”企业,投产后将年转化百万吨以上的石油。

  煤变油不会成为油品主方向

  专家认为,在我国搞煤变油有着显著的优势。我国富煤少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原油数量逐年攀升,从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年均递增15%以上,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10年间,我国进口原油增长9.18倍,每年花去大量外汇。由于油价上涨,2004年进口原油比上年多支付550亿元人民币。因此,专家认为,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考虑,也应该努力想办法,从多元化出发,解决能源长期可靠供应问题,而煤变油是可行途径之一。

  同时,中国是产煤大国,西部产煤成本(特别是坑口煤)相对较低。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神华煤制油公司董事长张玉卓算了一笔账:每吨煤开采成本美国是20.5美元,神华神东矿区不到100元人民币,很显然,神华煤很有优势。

  目前,神华在煤制油上已累计投资数十亿元。张玉卓透露,神华还准备与南非合作,以间接液化方式生产煤制油,产成品将以柴油为主,汽油为辅。今后五六年内,神华将在煤制油上投资数百亿元,10年后,煤与油在神华将并驾齐驱。可以看出,神华在煤制油项目上雄心勃勃。

  兖矿已累计投入1.3亿元,它的工业化项目尚未启动。兖矿正在瞄准汽油市场,今年计划再投入1亿多元,进行高温合成工艺技术的中试研究,使产成品中汽油占70%,柴油占25%。

  目前,煤变油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不过,专家认为,并非所有煤炭都适合转化成柴汽油,特别是直接液化对煤种要求很高,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煤炭适合,间接液化对煤种的适应性要宽泛些。因此,煤制油在我国会得到一定发展,但不可能成为油品生产的主方向。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